2017-09-25 11:41:05来源:
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私人银行主管 王冬:大赛涌现出一批“强中手”
“今年大赛的选手在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敏锐度及市场判断上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理财经理评委、来自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的王冬如是说。她指出,从专业角度看,大赛在提升理财经理专业能力的同时,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强中手”。
王冬表示,理财经理决赛在方案设计和讲解环节均有严格的时间把控,这对选手而言是最大的挑战,考验选手的现场发挥、即时讲述和凝练能力。“有的选手上台后把时间过多消耗在案例已经提供的客户基本情况的陈述上,导致最后没有完成讲解,这是不专业的表现。在多数选手都没能按时讲完方案的情况下,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方案表述,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理财经理的综合实力。”王冬说,有限时间内,选手差距被明显拉开。以她的打分为例,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相差10分。
关注了多届大赛,王冬认为,今年的大赛较前几届更加完善。“题目上,理财的题目贴近生活,保险、基金均有涉及;结构上,邀请了去年的获奖选手进行点评,给了选手更多建设性意见,也让评委评分有所参考。”她强调,通过几届的举办,昆滇银行服务观察暨职业技能大赛已经从比赛上升到了交流层面,不仅是选手之间的比拼,更是行业间的交流,这其中表现优秀的选手算得上“一时之选”,经过大赛,选手及各个银行都能学到更多新知识,并在之后的工作中获得经验,从而推动行业共同进步。(记者张怡)
交通银行圆通支行行长范黎英:公平公正公开 促进行业交流
交通银行是第一次参加昆滇银行服务观察暨职业技能大赛。同样首次作为理财经理决赛评委的范黎英,感受颇深:整个大赛的暗访、笔试、网络投票,再到决赛,非常公平公正公开,流程很规范,规则很明确,选手们可以按照规则很流畅很专业地进行比赛,由此可以看出大赛进行到第五届,已经非常成熟了。“
范黎英表示,以前交通银行系统内会自己组织业务交流和比赛,然而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延伸到系统外相互切磋和学习了。虽然每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业务范围都差不多,但是各家也都各有特点,有了这个平台可以看到其他银行优势的地方,从而取长补短、相互成长。此次的选手有新人也有从业多年的老员工,表现有突出也有平庸,但是对所有选手来说,能参加这个比赛,对选手本身的提升都是非常大的。
“在我的考场里,个人认为光大银行的陈潇菡和建设银行的谢贤的理财方案做得非常有亮点,还有一些选手非常年轻,他们都做得很不错。但是希望选手们在知识面和业务技能方面再进行学习加强。”范黎英说。
范黎英表示,整个大赛为驻滇银行挖掘了人才,更促进了行业间的交流学习,希望以后除大赛以外,主办方能组织更多行业间的座谈会,达到深入交流的目的。(记者王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