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不少人找到了赚钱的“风口”,那就是“卖惨”营销。只要你点开短视频,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芒果到瓜子,从大枣到柑橘,从柿子到核桃……吃的用的玩的,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短视频做不到——“卖惨”营销戏码频频上演,有时让你动情之后毫不犹豫地下单,而且不止一次。
几个满腿是泥的人在地里捧着大枣恳求“帮咱农民一把,遇到灾荒,产品滞销”;身着破衣烂衫、满脸污泥的残疾人端着自种的柑橘为上大学儿子的学费发愁,“求你帮帮忙,买一点”;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妇女指着一箩车厘子,向屏幕前的你下跪、作揖,“为了生病在床的母亲着急用钱,乞求你下个单”……
这些花样百出的营销表演,不感动都难,因为“有图有真相”!如果被感动得下单,那么你的善意就沦为流量变现工具。警方破获的一起起“卖惨”摆拍案或许让你“住手”,甚至不耐烦看这样的视频。比如一个案例就比较典型:一伙人聘请临时演员、编造悲情剧本、虚构拍摄场景,打着“助农在行动”的名义直播带货,一年多时间竟然销售水果440多万元。
是440多万元,没错!一些博主打着助农幌子,在短视频平台引流敛财,通过“卖惨”带货,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这样的营销已从剧本策划到流量变现,形成完整的畸形产业链。同一名“演员”在不同的视频里出现,四处游荡,扮演不同角色。视频中声称是自家果园种植的水果,实则来源为网络平台商家。还有更离谱的剧情表演:博主会掏出一叠新崭崭的现金交给果农,并承诺全部收购,帮助“果农”走出困境,煽情之下,分分钟有人下单。
有人负责编造剧本、虚构场景,有人负责摆拍视频、直播“卖惨”,有人负责销售、流量变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横空出世”。“剧工厂”的操作流程,是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开设店铺,组织多人到各地摆拍“卖惨”视频,制造“自产自销”“助农解困”“良心商家”等假象和虚假人设,进行引流和直播带货,尽情透支公众善意。
有网友开玩笑说,自产水果是假的、剧情是假的、助农是假的,只有骗术是真的,“卖惨”尽头是“卖货”!如何避免不轻易被“卖惨”噱头迷惑,既需要网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重拳出击网络博主移花接木、摆拍造谣等吸粉引流、非法牟利行为,更需要相关短视频平台加强对“贫困”“助农”等内容的审核,对高频发布悲情剧情的账号进行重点排查,营造健康的直播环境。(昆明日报 评论员小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