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糖心苹果,读懂云南兴农路
2025-03-12 09:27:54      来源:云南网

2700糖心苹果。图源:云南日报

“我们云南团有一位代表,叫鲁权,是个80后小伙子。他在丽江市宁蒗县种一种叫‘2700’的糖心苹果。”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云南省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活动,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王宁在回答记者有关农民增收的提问时,推介了一枚“金”果果。

一颗苹果能带来什么?一颗苹果能说明什么?一颗苹果能反映什么?

“像我们云南团代表鲁权,在丽江市宁蒗县种植‘2700糖心苹果’,还与村集体合作办厂,让果农参与苹果分拣、包装、冷藏等加工,去年销售1.5万吨苹果,带动1900户果农,户均增收7万元、最高的有40万元。”寥寥数语却精准揭示乡村振兴的“密钥”——产业、链条、富民。因种植在2700米海拔地区而得名的“2700糖心苹果”香味浓、水分足、糖分高、口感脆,甜了消费者的心,也点亮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农业怎样兴起来、旺起来,路径清晰明确。而这条路,云南一直在探索、践行。

高原优势,孕育特色农业。适合的才最好。近年来,云南聚焦“1+10+3”重点产业,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鲜切花、咖啡、坚果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等优质农产品享誉海内外。依托高原独特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塑造“云”字头农产品独特的品质,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更为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亮色。

创新融合,激发农业活力。时代奔流向前,农业的视域早已不再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云南注重创新融合,组织党员、群众,乃至土地、房屋、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身边多种资源,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并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样的“农业+”,加出来的是云南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2700糖心苹果”不过是一滴水,却折射出一整条兴农云南路。2024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7450元、增长6.7%,脱贫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7.2%。因地制宜,创新融合,这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云南走得稳、走得好,也走出了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人们不禁要问,云南是如何走出这条路的?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用“重点抓了4件事”给出答案:第一件事:把身边的好资源,变成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第二件事: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从发展中分享更多合理收益;第三件事:让老百姓挣钱顾家两不误;第四件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融入市场。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体实践需要你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发掘。

兴农路上,一颗苹果哪里能说得完云南精彩。但埋头苦干、创新作为的云南,一定会不断耕耘累累硕果,为端稳“中国饭碗”,充盈丰富“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云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可借鉴复制的新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云南力量。(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编辑: 俞逍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