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劳学丽 “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东北师大附中等一批优质师范院校落地昆明。”2月18日下午,市教育局副局长穆仁早在“直通两会新闻角”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中,对昆明市教育系统2018年工作成果及今年“三名”工程工作进行了介绍。
“三名”工程实施以来共引进16所学校在昆办学
穆仁早说,2018年昆明市教育局以“三名”工程为抓手,成效明显,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育结构持续优化,优质教育快速增加,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相匹配的教育体系逐渐构成。
“三名”工程方面,昆明主要的做法是坚持内培外引,实施名校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和引进工程,名校长培养和引进工程。在名校建设方面,昆明实施“三名”工程以来,从省外引进了清华附中、北京80中、中央民大附中等16所学校在昆明开办24所学校。
穆仁早表示,这些优质学校的引进,为激活昆明的教育活力,扩大昆明的优质教育资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指出,昆明在外引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内培,通过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名校领办民办学校,名校联合名校办学和学区管理的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近三年,昆明新增了6万个优质学位。去年,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南开大学附属学校等名校,都已经落地昆明,今年,昆明将继续推进东北师大附中等一批优质师范院校落地昆明。
先后从省外引进127名名师,2018年引进68名
他介绍,昆明先后从省外引进127名名师,2018年就引进了68名。昆明还注重本科名师的培养,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的方式,采取“以一带十”的举措,创设教师队伍建设的亮点、品牌和名片,得到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的认可借鉴。同时,昆明加大教学名师的评选,通过他们的带动示范引领,促进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专业化提高。
在名校长培养和引进方面,昆明先后引进北京清华附中、北京80中、中央民大附中的副校长,到昆明执教和管理学校,目前一共引进23名。昆明也注重加强对本地名校长的培养,通过组建名校长基地的方式,加强中青年校长和副校长队伍的建设,提升他们管理学校的水平。名校长基地还注重名校长的研修,组织他们到新西兰等国家研修学习提高,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穆仁早说,“三名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几个方面的成效很突出:第一是昆明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得到扩张,比较有效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第二是教育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明显的提高;第三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明显增强;第四是教育系统的开放办学能力、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更加坚定了坚持开放办教育,坚持面向国际和全国办教育的理念。
对全市农村教师每月给予最高2000元补助
穆仁早认为,农村教育是昆明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短板,比如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就不够高,补上这个短板的关键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教师资源的配置。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条件,通过农村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在农村学校还是一个短板。
他强调,今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通过培训等手段,增加他们在农村学校从教的稳定性。为此,昆明市教育局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在农村学校从教的教师,每月给予300-1500的补助,每月最高可以比其他地区多2000多元。更关键的是,从专业素养上对农村教师进行提升,从教师的入口上把关,把城里面的教学资源和农村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然后充分应用到农村教育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