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旅游热度 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2023-02-05 19:44:12      来源:昆明信息港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群众的出游需求进一步被激发,旅游行业迎来复苏。刚刚过去不久的元旦和春节假期,云南旅游火热。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如何把握当下旅游热度,促进昆明“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给出建议意见。

加快打造南亚东南亚黄金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

昆明因其自身的区位优势,让其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节点城市。市人大代表李艾奚提出,昆明应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把昆明打造成南亚东南亚黄金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助推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

李艾奚指出,要充分认识旅游在跨区域、跨国界、跨洲际政治认同、睦邻友好、政策融合、设施互通、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融、城市形象提升等方面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与功能;积极拓展开放格局,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将世界旅游目的地作为重要的开放载体平台来打造,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让旅游成为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加快组建南亚东南亚黄金旅游圈重要节点联盟城市,最大化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和云南的旅游辐射作用。

此外,在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景点)、精品酒店打造上,政府与企业要共同合作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云南特色、世界标准的旅游环境和景区、景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对有实力投资者的吸引,满足旅游者对高质量旅游生活的向往。

打造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园区)助推旅游发展

人大代表李鑫蔚认为,可从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园区)的打造来助推旅游发展。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及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和培育特色主题街区(园区)对吸引人气、拉动内需、宣传城市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等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鑫蔚指出,昆明目前较为成熟、较具规模的特色街区(园区)不多,较为知名的有昆明老街、南强街巷、南亚风情街、融创文旅城滇池后海等。但受此前疫情影响,街区(园区)人流大量减少,加之受高房租、高人工等因素影响,街区(园区)内门店关门率较高,门店品牌更换较为频繁,创业者受创不小,整体经营情况不尽理想。

为了尽快恢复昆明市特色街区(园区)活力,提振特色街区(园区)商户经营信心,建议从培育优质街区(园区)、支持特色发展、提供孵化帮扶、加强教育培训、助推餐品融合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我市特色主题街区(园区)重新释放城市活力。

例如培育优质特色街区方面,打造滇菜品牌美食集聚区由昆明市商务局牵头梳理我市现有特色主题街区(园区),评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餐饮街区(园区)并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入各地州“一州一宴席”特色民族餐饮品牌、滇菜餐饮品牌龙头企业、生态餐饮品牌、国际化品牌招商引资入驻,增加特色美食街区(园区)餐饮品牌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形成聚集效应,并培育2-3条具有浓郁特色的滇菜美食集聚街区(园区)。

同时,将“云品”与餐饮企业一体化发展。建议依托特色美食街区(园区)的文旅属性优势,与乡村振兴结合,培育“云品”销售渠道及推广平台,普及绿色餐饮知识,增强生态消费意识。适时举办云品美食品鉴会,在特色美食街区(园区)搭建“生态食材与生态消费”体验区,创新生态农业与餐饮业的合作模式,把各州县区的优质生态食材引进餐饮品牌企业,搭建全国各地食材供应商合作采购平台,扩大云南生态食材销售渠道,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发展多样化文旅业态 打造多元化城市形象

“当前,文化旅游发展正经历深刻的变革:从文化旅游供给端来说,‘资源为王’让位于‘体验为王’;从文化旅游需求端来说,游客需求情感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市政协委员张洁认为,推进昆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当深刻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发展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业态。

张洁建议,结合昆明现有的文化旅游业态,重点发展乡村民宿游、城市购物游、历史主题游、康养体育游、美食文化游等业态。这些旅游业态在昆明具有一定的规模,可通过完善升级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如西南联大-龙泉-魁阁等文化历史主题资源,进一步打造昆明的多元化城市形象。

对接全省各州旅游资源,发展旅游集散腹地,打造以昆明为出发地,融合省内多样化旅游资源的主题线路,如健康养生游、徒步生态游和红色教育游等,做好昆明作为省会城市的接驳服务。

打造文旅融合IP 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

民建市委集体提案建议,打造昆明文旅融合的IP,将无形资产通过商业化运营、产业化融合转化为消费品,有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旅游品牌建设。

民建市委指出,文旅IP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文旅IP的建设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建议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组织旅游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媒体传播、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文旅IP基础理论以及建设路径研究,为昆明打造有影响力的文旅IP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培育并认定一批创新意识较强、消费者评价高、综合带动力大的文旅IP作为试点示范项目,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同时,搭建文旅IP孵化基地,对接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专利融资等服务,把文化创意从虚拟转向实体。依托数字化加持,将优秀文旅IP资源变成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体验。

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市政协委员随海金表示,目前,催动观光时代向泛旅游、大休闲、微度假的全面转型变得尤为迫切。他建议,应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在引入投资的同时,还可拉动消费需求,促使经济趋于平稳发展。

建议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将“景区+文创”“景区+非遗”模式植入文旅项目建设中,在A级旅游景区活态化、常态化展演地方艺术和非遗技艺,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供给。

依托昆明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围绕中华文明探源、滇文明脉络这一主线,来构筑中华文明标识,向世界诠释、展示昆明文化遗产价值的中国性、东方性与世界性。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融合,把官方与民间互动、线上与线下共存、专业与普通相容的大传播局面延续下去,构筑以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为重要载体的中华文明全球化的交流传播体系。

集团化旅游管理模式 “一日游”向“过夜游”转变

“昆明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星罗棋布。”晋玉芬委员表示,在这个后疫情时代,要重振昆明旅游业,就要整合现有资源,采取集团化的管理模式来促进旅游转型升级。

晋玉芬认为,昆明旅游业现在不仅面临来自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还存在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改革不到位、市场主题发育不充分、投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

“疫情三年,旅游业受到重创。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石林县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晋玉芬介绍,中国一流的旅游资源共有5处,分别是黄山、九寨沟、峨眉山、张家界和石林。其中,只有石林没有组建企业,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晋玉芬建议,政府可以学习借鉴其他旅游景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组建昆明旅游投资集团,采取市场化、公司化和集团化的运作模式,宣扬昆明的地标性景点,让游客一提起昆明,就能想起西山、滇池、石林、轿子雪山……

除了让外地的游客来昆明,还要带动“云南人游云南”。晋玉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各景区可以推出通票、套票、优惠票等服务,高速公路可以推出收费减免等政策。

“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速从‘一日游’向‘过夜游’‘多日游’转变。”晋玉芬建议,可以设立一些露营采摘、非遗体验等项目,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的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智慧旅游 推进旅游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

“发展旅游业,最重要的是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模式,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旅游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政协委员吴登刚提出,可以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提升“互联网+旅游”新模式,扩大5G、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提高旅游便利度和服务体验度。

普及电子地图、路线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科学推进预约、错峰、限量,推广电子票、云排队、无接触等服务新方式,支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应用程序和友好界面。

开展旅游智能场景感知、用户行为分析、人机交互等体验互动与呈现技术研发,支持建设一批省市旅游科技示范项目。同时,吴登刚建议,推动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与旅游行业的创意结合,支持数字化旅游产品创新,打造沉浸式演出、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体验互动性产品。

打造南盘江剑齿象河 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为充分挖掘远古人类活动文化资源,助力宜良县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宜良乡村振兴,市人大代表赵春梅建议将南盘江宜良段打造为南盘江剑齿象河,将南盘江江边公园打造成剑齿象公园。

赵春梅介绍,1990年,宜良九乡张口洞进行了第⼀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标本3789件,其中人牙40枚,旧石器1826件,各类哺乳动物化石1923件。2005年,昆明市博物馆考古部与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狗街桥闸下段南盘江进行了考古学清理,发现动物化石种类为剑齿象、嵌齿象、马廘、牛等,其时代为更新世晚期,年代距今约为10至20万年。

赵春梅认为,依托宜良的考古资源,出了打造公园外,还可以创作九乡张口洞人与剑齿象河的故事、电影、电视剧、动漫、科幻、展览等;创作九乡张口洞人与剑齿象的旅游产品、开发张口洞人与剑齿象的旅游商品。(昆明信息港 记者昝娟娟 劳学丽 甘凌菲 苏雯芊 王奕然 俞逍)


编辑: 杨骞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