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活动研讨会暨颁奖仪式1月3日举行 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2021-01-03 16:20:07      来源:昆明信息港

1月3日,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研讨会暨颁奖仪式在云南美术馆举行,这也意示着历时9个月的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正式圆满收官。

活动现场1

活动现场

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旅游出版社、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云南米轨铁路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主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炯、红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何民、昆明学院副校长马银海、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杨林,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2

活动现场

6大赛事、4项活动吸引超5000人参与

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历时9个月,累计吸引到全国各地超过5000人的参与,为滇越铁路的宣传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期间举行了摄影大赛、征文大赛、美食创意大赛、短视频大赛、文创大赛、官方徒步线上路演等6项大赛以及读书分享会、四季论坛、“重走滇越铁路,致敬西南联大”公益活动和滇越铁路官方徒步路演等4场活动。

摄影爱好者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滇越铁路的一个个温暖瞬间;孩子们用或稚嫩或深情的笔触,写诗、描摹画卷,讲述他们眼中的滇越铁路;户外运动爱好者则用线上徒步的方式,向滇越铁路致敬。

颁奖仪式现场1

颁奖仪式现场

其中,摄影大赛收到参赛作品300余幅。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7名。

征文大赛收到投稿495篇。评出小学组(1-3年级)、小学组(4-6年级)、中学组(7-9年级)三个组别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 以及优秀奖33名。

颁奖仪式现场2

颁奖仪式现场。供图

从蒙自炸年糕到宜良烤鸭卷……美食创意大赛共吸引来自昆明市、红河州等州市的20余家单位参赛,再现滇越铁路沿线美食,吸引更多人关注沿线美食文化。大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11家单位获评“云南地区百年米轨滇越铁路美食推荐星级餐厅”,8家单位获得“优秀展台奖”。

文创大赛和短视频大赛,则以文创产品、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并传承滇越铁路文化。2项共收到作品35套。其中,文创作品15套,短视频作品20套。

2020年12月31日,官方徒步路演线上活动落下帷幕,也为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各项赛事画上句号。因为疫情防控,选手们无法亲自用脚步丈量滇越铁路,但线上参与热情不减。2618人报名参加线上徒步,共有1559人完赛。其中,全程组1320人,他们以徒步或跑步的方式完成了滇越铁路国内段的里程数“465公里”。

活动现场3

活动现场。供图

系列活动推动百年米轨保护与融合发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炯说,2020年是滇越铁路开通运营110周年,为了发挥旅游业在疫后恢复期先导产业的作用,百年米轨滇越铁路文旅品牌打造系列活动在昆明启动。系列活动不仅全方位展示滇越铁路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也完整展现了滇越铁路的历史、人文、科技、景观等价值。希望通过活动,能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炯致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炯致辞。

1910年4月全线通车以来,滇越铁路记录着云南的对外开放,也见证着云南的发展变迁。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越两国经济互联互通,滇越铁路不仅在经贸领域继续发挥着作用,还在云南全域文旅融合大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代表们对话,共同探讨在新时代云南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滇越铁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在《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杨林,围绕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才是符合其“原真性”“完整性”的举措?什么样的利用才能突出遗产“普遍价值”的最大化?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在杨林看来,把有价值的遗产原封不动的传承给后代,“活化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通过促进文化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打开文旅融合的瓶颈。

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则围绕《“带状发展”与“滇越铁路文化品牌”》的主题,分享他对云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也维系着民族精神。

为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以滇越铁路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分别与国文创(北京)文物保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昆明学院《旅游研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供图

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说:“两个签约,在助力云南文物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为云南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新思考,注入新力量的同时,也借助《旅游研究》这个学术期刊的平台,邀请国内外旅游研究者聚焦云南旅游,继续加强科研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兴旅’之路,为云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理论支撑。”

2021年,云南省将以文促旅、以旅保文、文旅融“活”,更好地传承、保护滇越铁路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百年米轨继续讲好新故事。(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蕊)

编辑: 刘雄斌 责任编辑: 袁艳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