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就是服务群众的最好法宝
2019-12-30 15:35:33      来源:云南网

全省扶贫工作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张彤/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必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提升服务群众质量,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目的。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可是如何服务群众呢?有的干部认为,服务群众就是给他们修路、通水通电、建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还有的干部认为,只要是做了实事,让群众有所获得就行了。可以说,这些观点并无不妥,但结合工作实际细细琢磨,如果不与群众感同身受,不在精细处下功夫,不走心,就可能出现“好心办坏事”“有获得但无感”的尴尬境地。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却接地不扎根,跟群众缺少感情交集。比如,有的地方为村民建了厕所,竟无一户使用新厕所;有的地方为异地搬迁户新盖异了搬迁房,村民从山沟里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却发现没有菜地、牛羊圈,生活很不方便;有的把扶贫的重点从“如何让贫困户脱贫”异化成“如何让扶贫工作经得起扶贫系统考核,重痕迹轻实绩。凡此种种,“剃头挑子一头热”,缺乏沟通和互动,即使做了些事,群众也认为干部不过是“做给上面看”,不会打心眼里认同。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有把工作做实做细,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摸透彻、搞准确,才能实现服务效果最大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群众工作更是如此,否则,如果基本情况没搞清楚,工作起来就会“两眼一抹黑”,服务起来就会全凭“想当然”,结果往往南辕北辙。

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是最朴素的交往之道,也是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苞谷就种苞谷”的“草帽书记”杨善洲;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病痛放在心上,被独龙族儿女称呼为“阿摆”的县长高德荣;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樵夫”廖俊波。可以说,凡是受到群众拥护爱戴的党员干部,无一不是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办实事、解难题中的。只有不断增进群众感情,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否则,满身形式主义、衙门习气去做群众工作,必然导致脱离群众、和群众利益背道而驰,服务群众更是无从谈起。

担当作为,准确对接群众需求。党和国家的事业离不开党员干部的担当。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服务群众,就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决不能慢作为,更不能不作为和乱作为。要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驼负千钧,蚁负一粒。初心和使命的落脚点最终要落在“柴米油盐”的小事上,只有从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入手,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群众才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彩云网 特约评论员陈军

编辑: 俞逍 责任编辑: 劳学丽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