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双拥办、省军供系统紧贴部队战备训练做好拥军支前,近日组织下关、昆明、玉溪、广通、南涧5个军供站的保障力量,赴滇西高原对南部战区某部军事演训实施伴随保障,在实战化条件下完成野外临时军供保障点开设、多地军供保障力量快速集结、多类保障力量编组运用等重难点军供保障课目,探索部队演训跨区域联合保障新模式。
受保部队向下关、昆明、玉溪、广通、南涧5个军供站赠送锦旗
延伸“供应臂”,靠前实施野战伴随保障。仗打到哪里,军供保障就跟进到哪里。针对部队演训区域远离城镇、军供站点保障设施难以覆盖的实际,组织人员对当地的水源、道路交通、电力供应和社民情进行调查,变“坐等部队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研究探索符合军事演训实际的野战军供保障模式。经筛查当地的保障资源,省双拥办协调大理军代室及有关部队,将距离演训区域约10公里的某空置营房作为野战临时军供保障点。下关军供站结合部队演训保障需求和保障点场地实际,科学划分制餐区、洗捡区、加工区、分餐区、化验留样区、工作人员生活区。同时,快速运输投送先进的野外制餐设备,在野外条件下完成安装测试,高效开设野战临时军供保障点,军供“保障臂”延伸至部队演训场。
融合“保障力”,探索创新联合保障模式。针对此次演训保障任务“急、难、重、特”的实际,打破军供系统之间的“地域壁垒”“业务界线”,抽调5个军供站的先进装备、高素质保障力量,组建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的野战型军供站,在省双拥办的统一领导下,强化各军供保障单元、保障要素的联合作战意识,做到“以我为主、分工协作”。将参与跨区域联合保障行动的5个军供站的保障人员,按照保障点开设、食材采购、化验留样、加工制作、制膳、分装、运送分发、安检等工作流程,区分菜谱制订、食材采购、洗捡切配、烹饪制作、消杀运送、场地清理等业务,科学进行保障要素编组,实行分块分区、责任到人、跟踪问效。昆明军供站军用饮食供应7名专业厨师团队,玉溪军供站11名业务骨干及保温送餐车,广通军供站4名军供专业人员及保温送餐车,下关、南涧军供站保障人员携野外保障设备,48小时内完成保障要素集结,融合组成军供保障拳头。
锤炼“军供人”,培塑保障队伍战斗作风。针对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转换快、资源消耗大、保障需求多样的特点,注重锤炼军供保障队伍“关键时刻冲得上、紧要关头豁得出、任务面前供得上”的战斗作风,培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战斗精神。将5个军供站分成4个业务组,建立3条生产线,野战临时军供保障点全体人员按照战时要求,忘我投入,艰苦奋战,通过优化流程、技术创新、高效协作,备餐时间从5小时缩至3小时,为演训部队提供了安全、保密、及时、精准、优质的供应保障服务。野战临时军供保障点快速响应,顶着暴雨搭设作业帐篷,精准把握切配、制膳和分装节点,在退役军人志愿者的支援下,将3个多小时的计划分装时间缩至2小时。紧跟部队演训进程,冒着滂沱大雨,克服山路泥泞等困难,快速精准将热食送达指定地点,被部队誉为“不穿军装的战斗员”。
此次保障行动是云南省域内跨区域联合保障的开端,是云南省军供系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构建野战化军供保障能力的一次成功尝试,是将军供保障“触角”延伸到部队演训场,靠前支援保障的成功实践,为未来的野战化军供保障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军供保障向战场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南省军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