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明,1978年12月参军,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79年3月2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先后在屏边县武装部,屏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退休以后,该同志始终保持军人作风,积极参加“老兵宣讲团”,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理论,鼓舞精神、浸润民心。在不同的人生战场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投身红色宣讲 传承基因强党性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退休干部,陈永明并没有过着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践行初心使命,注重发挥自身优势,自觉投身到红色宣讲工作中来,成为“老兵宣讲团”的一员,穿梭在机关、单位、学校讲述当初浴血奋战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冲锋,一个班的战士,只剩下班长一个人。”陈永明说,每一次宣讲,都会戳他内心最痛的地方,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的瞬间,就如电影一般浮现在脑海。
“陈永明经常把自己讲哭,听的人也非常投入,宣讲效果太好了。”屏边县党史研究室黄俊峰说。
这就是陈永明,他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场主题宣讲,每一次,他的宣讲都铿锵有力、声情并茂。始终有一颗火热的心,他始终忘不了曾经的峥嵘岁月。退休后,该同志到屏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屏边县农行、信用社、大围山社区、屏边烈士陵园等多家单位开展红色故事宣讲100余次。
热爱国防事业 一腔热血永忠诚
国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事业关系到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作为曾经的军人,陈永明始终忘不了军旅生涯,始终割舍不下国防事业,退休后的他,一直关心着国防事业。
2022年屏边县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陈永明受邀任屏边县教育局课外老师,每年征兵时刻,他都会换上军装来到县武装部为报名参导的青年上思政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年轻人授课。
“一枚手榴弹就在身边爆炸,战友掩护他牺牲了。班长的脸部被子弹打开,一直不能说话。有的战友头盖骨被弹片击中,最后用不锈钢做了一个头盖骨。一颗子弹从战友的肺部空间穿过,这名战友幸运地活了下来......”这些故事,他一次次地为入伍青年宣讲,许多参军入伍的年青人都被这些鲜活的故事所吸引。
陈永明讲课没有PPT,与其说是讲课,更可以说是他的回忆录。他的讲解真情流露,故事真实且伟大感人,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入伍青年人的脑海里。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如果祖国遭到敌人的攻击,就一定要用自己血肉之躯去保卫,只有大‘家’安全,才有百姓的幸福生活。”陈永明的这些话语,让入伍参军的年轻人身受鼓舞。在他的推动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参军入伍,先后动员了15名青年人应征入伍报国。
热心公益事业 无私奉献践初心
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牢记于心、践行于日常。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陈永明热心公益事业,始终保持一个热爱之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公益活动。
每年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退役老兵、烈士家属都会到屏边烈士陵园,开展纪念英烈活动。这个时候,他都会主动参与维护烈士陵园的秩序维护,用自己的点滴努力,保障纪念英烈的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现场,他用心用情与志愿者们向前来祭扫的人们发放文明祭扫宣传手册,指引交通出行,引导祭扫人员安全祭祀、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同时,他注重发挥自身经验优势,主动为为前来祭扫的群众讲解英烈故事,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英烈故事,敬畏党的历史,增强对党史的认同感。在讲述英烈故事的同时,他也会帮助祭扫人员抬花圈、订挽联、搬凳子,分发物资、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大家注意用火安全等,截止目前,他参与志愿服务50余次。
“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退休干部,自己的觉悟要永远比一般人高,只要能帮助群众,就要一直努力的干下去,就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说的话。他永远这么热心,只要能多为群众做一点事,他就觉得很开心,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他就觉得有意义。(屏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