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是国家、社会的宝贵财富,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新时代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引领退役军人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用心用情地服务好退役军人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筑牢基础建设
将党建引领与退役军人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成立乡(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全面摸清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底数,严格落实标准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站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退役军人业务流程和业务台账,强化退役军人政策宣传。
健全机制,推进服务保障常态化
一是建立走访慰问机制。在春节、“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发放慰问信、送福字,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二是建立维护合法权益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退役军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台账跟踪机制。热情接待退役军人、军属,全面记录,建立相关台账,做到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关心关爱,落实生活服务常态化
一是倾听与理解,尊重每一位退役军人的经历和感受,耐心听取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了解他们在军队中的经历以及退役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就业、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二是提供个性化支持,根据退役军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比如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三是促进社会融入,引导退役军人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组织各种活动,让退役军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四是心理健康关怀,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询、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等。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五是法律援助与权益保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在安置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应有的政策优待和社会福利。六是就业与创业支持,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退役军人顺利过渡到民用职场。鼓励和支持有意愿的退役军人创业,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七是持续跟踪服务,定期跟进退役军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确保他们能够持续获得所需的支持和服务。
通过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同时,这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迪庆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