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大姚县的优质核桃正式步入采收期,这片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的土地再次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随处可见忙碌的果农们正抢抓时机,采摘着挂满枝头的核桃。“虽说核桃价格走低,但有李先才的冷库贮存,反季销售,效益还是好呢。”李永明等一众群众这样说。
大山粱上建冷库,这在当地是个不小的“新闻”
“冷库容积1100立方,配套有核桃一体化加工生产线,建设投资1200万元,每天可烘烤核桃30吨,可从源头上保障核桃及其它鲜果的贮存和品质。”冷库投资者、大姚县源谷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县电子商务协会副主席、退役军人李先才告诉说。
“过去我们卖核桃、板栗,流动收购老板压级压价,好产品卖不到好价钱。现在家乡有了冷库,既方便,价格又稳定。”农户李建荣的话,在与村干部王金明的交流中,得到了印证。
一杯清茶,满目青山。在冷库前的核桃林下,在李先才的娓娓道来中,在拉乍么村群众的赞誉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退伍老兵创业路上不停歇,矢志宣传振兴的感人故事。
2004年,李先才实现了参军报国的理想,从石羊镇的大山里来到了部队服役。服役期间,李先才刻苦训练,荣获“优秀士兵”两次、“优秀学员”一次、“三等功”一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李先才渴望知识的信念。2007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像一块“海绵”,尽力吸收着知识的水分。他先后自费到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学习,学习掌握科技知识,为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业从何入手?学习得到的知识,为李先才的创业插上了“翅膀”。2008年,他率先入驻了大姚县电商产业园,开始了自己的电商创业之旅,同时在家乡成立了源谷核桃专业合作社,吸纳家乡57户农民为合作社社员,每年收购拉乍么村群众核桃、板栗、花椒、贡采、白芸豆等1000多吨,将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广至全国乃至海外,既让家乡农民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让他的企业有了产品源头基地。成功打造了一个专门销售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平台。随着群众都愿意把农产品交给他通过电商销售,高峰时节仓储困难,也才有了李先才大山梁上建冷库的壮举。
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新媒体直播.......面对飞速发展的新业态,李先才不但追赶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他曾是第二期云南省省级青年电商示范培训班“优秀学员”,是上海青创学院“万物为媒PK赛4强”等多项荣誉获得者。先后被命名为大姚县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大姚县特聘农技员,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农业部头雁计划成员,2024年曾代表云南征战第三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被授予“石羊镇乡贤”、楚雄州“荣耀威楚老兵宣讲团成员”、“楚雄州彝乡英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大姚县乡村振兴创业、创新的一面旗帜。(大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