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信息的海洋,也是交流的桥梁。在这片虚拟的天地里,每一位网民都是正能量的传播者,而退役军人更是这股正能量的中流砥柱。他们曾身着戎装,守护国家的安宁,如今虽已脱下军装,但那份忠诚与担当依旧熠熠生辉。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网络正成为退役军人展现风采、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舞台。
军魂在线,守护网络净土
坚定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退役军人的特质。在网络这片复杂的空间里,他们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曾亲眼目睹一位退役老兵,面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澄清谬误,传播真相。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像一股清流,洗涤着网络空间的尘埃。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退役军人不仅是网络空间的守护者,更是正能量的传播者。
军旅故事,铭记岁月荣光
每一位退役军人背后,都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因为他们曾经历过生死考验,经历过家国情怀的洗礼。这些故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源泉。在一次参战老兵故事分享活动中,原边防13团老兵施恩泽讲述了自己与战友们在边境线上执行巡逻任务时亲身经历。在任务中,他们除了要克服复杂地理环境、炎热的气候外,还要挺过蚊子、蚂蟥等昆虫袭扰,尽管所处的环境十分艰苦,但施恩泽与战友们始终没有感到畏惧或选择退缩,他们始终守护在祖国南疆,以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换取祖国边疆的安宁、人民的平和以及国家的安全。这些故事,通过网络平台向外传播,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网民纷纷为老兵点赞并表示“施恩泽和战友们的经历,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更彰显了老兵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担当。”
乡村振兴,彰显军人担当
退役军人在离开部队后,并没有停下为社会贡献的脚步。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例如昌宁县退役军人商智,退役后选择回到家乡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挖沙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和主任。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改变家乡的决心,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因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卓越表现,被保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扶贫工作标兵”,并被评选为保山市“最美退役军人”。激励着更多人关注乡村振兴事业,也展现了退役军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贡献。
职业转型,助力战友前行
对于刚从部队转业的人来说,如何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一大挑战。此时,已经成功实现职业转换的老兵们便成为了他们的指路明灯。我曾和身边的一位退役军人同事董年交流过他的转型经历。他说,当年安置时,自己是服役时间最长、成绩最好、分数最高的那位,但他却没有选择最优越的岗位,而是成为了一名从事移交安置的退役军人工作者。在工作中,董年还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转型经验,为正在寻找方向的战友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这些经验分享,不仅帮助了战友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网络,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虚拟空间,正成为退役军人展示自我、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每一位曾身穿戎装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行动证明:虽然已经卸下了肩上的星徽,但那份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心从未改变。让我们携手共进,让网络成为退役军人传递正能量、书写新篇章的广阔天地!(昌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