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激励与物质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物质激励本身就体现着荣誉激励的作用,荣誉激励中也包含着物质激励的因素。退役军人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退役军人的激励工作中,要认真考量荣誉激励与物质激励比重,对退役军人只有物质激励,没有精神激励,这太过于利益驱动,反过来只有精神激励,没有物质激励,又过于华而不实。我认为在退役军人的激励上应以荣誉激励为主,物资激励为辅。退役军人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辩证看待。
一、荣誉激励的作用
(一)精神鼓舞。荣誉激励能够给予退役军人高度的精神认可和尊重。荣誉称号、奖章等象征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这种精神鼓舞不仅对退役军人自身有着积极影响,还能激励现役军人更加努力地履行职责,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弘扬了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社会正能量。
(二)价值引领。荣誉激励代表着一种价值观的导向。它向社会传达了国家和人民对军人奉献的重视,强调了责任、担当、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和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军人、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物质激励的作用
(一)生活保障。物质激励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实际的生活保障。退役军人离开部队后,可能面临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奖励、补贴或优惠政策,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缓解经济压力。例如,在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对就业创业较为迷茫,我们就应该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资金;在退役军人遭遇重大变故时,我们就应该进行资金、医疗帮扶等等,这些措施可以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二)公平回报。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物质激励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公平回报,体现了国家对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同时,合理的物质激励也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军旅,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三、两者结合的作用
一是相辅相成。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荣誉激励能够满足退役军人的精神需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继续保持军人的优良品质,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能激励现役军人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物质激励能够直接改善退役军人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综合施策。在对退役军人进行激励时,应综合考虑两者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既要注重荣誉的授予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又要提供切实可行的物质支持,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关怀。
总之,辩证看待退役军人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对于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从以下几点来更好发挥对退役军人的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一是制定综合激励政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退役军人激励政策体系,明确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二是政策制定要充分考虑退役军人的不同需求和贡献程度,确保激励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三是常态化进行走访交流和慰问。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针对退役军人的慰问活动。在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的同时收集好退役军人心里的需求和期望。四是将荣誉激励转化为创业资源。对于获得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创业者,可以给予低息贷款、税收优惠、场地租赁补贴等物质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五是建立退役军人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的长效机制,确保激励措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定期对退役军人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表彰,及时给予相应的荣誉和物质奖励,让退役军人始终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盈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