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文能是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街道果东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近几年,他和果东村干部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一起为果东村的发展变化共同努力,在他们的努力下,果东村发展日新月异,他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昆明信息港“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大型主题网络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街道果东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能。杨书记您好!欢迎您参加我们的节目。
杨文能: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在果东村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那么这些年以来,咱们村里发生的最大变化都是哪些地方呢?
杨文能:我们果东村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翻天覆地,2017年达到了行政村整村脱贫出列,所有的贫困户脱贫摘帽,在大水井村地质灾害点实现了整村搬迁。做到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大大提升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围绕产业发展这一方面,首先是成立了果东生态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把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吸收进来,参加我们合作社。通过深入(合作)以后,我们每个贫困户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50多元,达到了合作社和脱贫攻坚的要求。按照我们本地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跨越了二十年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除了是果东村的村委会主任以外还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那您平时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呢?
杨文能:这个新型农民应该是利用新的思想、新的科技来提高我们种植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像我们本地,适用于种植的品种很多,主要包括中草药、羊肚菌、烤烟。我认为就是要走高效节约的路子,本地适合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利用新的科技、新的种植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几年,我种了中草药、羊肚菌、香根草,这些都是一种带动性的尝试。首先,我把它种好,适宜种植的,大家再来种。今后,我们也要把这方面的技术做好。

主持人:杨书记,那我们现在村里的村民主要靠什么来增收致富,然后大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又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
杨文能:我们果东村的发展思路就是重教育、兴科技、护好林,用好用活国家的扶持政策。大部分的(村民)是以种植烤烟、玉米、羊肚菌、中草药为主,每一年我们都组织劳动与就业转业培训,还有农业技术的科技培训,使大家种植技术方面有保证。通过就业转业培训这一块,我们实现了外出就业务工214人。2018年,我们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560元,2019年达到了4000元。

主持人:目前我们果东村还有多少户贫困户?今年又要如何确保他们脱贫致富呢?
杨文能:我们果东村有3个自然村还有1个苗族村,全村有277户1209人,现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9户103人。首先,今年我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如在果东前进塘坝进行除险加固。第二就是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在龙嘴石(村),开展苗族中草药种植。我们采用党支部+贫困户+基地的模式,今年种植药材90多亩,下一步计划走走互联网+的模式,把我们的一些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把这些无公害的蔬菜和药材销售出去。第三是实施产业发展这一块,首先要谋划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在我们的脱贫成果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谋划我们三个村小组新农村建设下一步该怎么办,乡村振兴战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使我们脱贫攻坚有后力。

主持人:您认为的小康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然后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达到理想中小康生活的样子?
杨文能:就我们果东村而言,我认为小康应该是家家住上小楼房,人人出门有小车,户户包里有存款,环境美丽、生活宜居,这样就是我们的小康生活了。要达到这个标准,首先还是要调动全体村民的主动性,团结好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自己的内生动力,认真地把我们的一些工作抓好,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的精神,把我们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富裕、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持人:我们从杨书记的介绍中看到了,果东村和村里的村民们这些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是全国数十万个村委会,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对于他们来说,小康生活未来可期。感谢杨书记参加我们的访谈,谢谢!
杨文能: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