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更多

把先进精神发扬光大 ——九论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学习时代楷模,弘扬先进精神。2019年12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同事、学生、村民和媒体记者等不同角度的深情讲述,全面呈现了朱有勇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使命、致力科学研究,投身脱贫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帮扶深度贫困“直过民族”地区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2月30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工程院、中共云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的干部职工代表,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师生代表和首都各界干部群众代表7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为了和当地群众交流,朱有勇从头学习拉祜话;为了给乡亲们示范,他挽起裤脚,直接跪在了田地里;为了让老乡们学到种植技术,他先后收了1500多个农民学生……宣讲中,“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用科学技术改变深度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先进事迹一 一展现在听众面前。
剑川县掀起学习朱有勇热潮
“给你说不如直接带你做。这是朱教授最务实之处,我们基层干部更要学习他的实干精神。”12月10日,剑川县甸南镇回龙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大春,在学习了“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事迹后说。回龙村作为县校合作点,2005年就与云南农业大学有合作。因为农大的技术支持,回龙村四季都可种植经济作物,特别是通过打季节差种出来的大蒜价格高、销售广,让回龙村走上了致富路,每亩地的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20000元。
在昆科技工作者学习朱有勇精神 要让科研技术成果真正为民所用
连日来,朱有勇的事迹传遍各单位,科技特派员、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等深受其精神感染,从这位“农民院士”身上学到了农业工作、科研工作需要具备的品质,表示也要让自己的科研技术成果真正为民所用。
提高脱贫“抵抗力” 确保摘帽不“感冒”
担实教育扶贫“硬担子”,培养中国特色“新农民”。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是教育扶贫的新要求。“时代楷模”朱有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为云南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第4期驻村工作队员大讲堂开讲 朱有勇院士为全省驻村工作队员作专题辅导
朱有勇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题,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和团队如何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创新精准发力,一步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他的讲述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为广大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榜样的引领下奋斗创造 ——六论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我们要在对标典型的过程中见贤思齐,深入学习其精神、品质、工作方法,不断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明的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实现云岭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需要在榜样的引领示范下奋斗创造。
学习朱有勇 扎根大地造福人民
云岭大地正在掀起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的热潮。朱有勇是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一位扎根大地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应用到现实生活的扶贫工作者。5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等作物,成功地用科技力量助推了当地贫困面貌的改变。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五论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朱有勇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始终充满热情地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不仅在高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学术带头人,还把讲台搬到田边,培训出一个个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在贫困地区播撒希望的种子,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品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尊重和爱戴,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尽到了一个“农民院士”的光荣职责。
“让农民过好一点”——写在朱有勇荣获“时代楷模”称号之后
当中宣部授予朱有勇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被刷屏、被盛赞、被传扬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伟大时代中伟大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和感人事迹,时代和人民记住朱有勇这个名字的同时,更记住了他躬耕云岭、情系三农的科研情怀和奋斗精神。
满腔热情地致力科学研究 ——四论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向朱有勇学习,就要像他一样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学习他潜心科研、矢志创新、科教报国的奋斗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投身科技的实际行动。

图片新闻 更多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10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