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更多
- 漾濞核桃树结出“金果果” 敲出乡村振兴之路
- 走进高发村,核桃绿树环绕、古木参天、葱葱郁郁、浓荫蔽日,树上挂着的一颗颗青色核桃也是村民们致富的“金果果”。村里种植的核桃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其中娘青紫皮核桃就是发源于此,全村现有核桃15000多棵,核桃古树10000多颗,登记挂牌的就有500棵以上。
- 洱源县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实现生态和效益双赢
- 车子驶入洱源县右所镇东湖海菜种植基地,缓缓映入眼前的是白色海菜花漂浮在水面上与矗立在旁的白墙青瓦白族民居形成一幅美丽富足的画卷。曾经受污染的土地变成了荷塘、海菜种植等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 洱源县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 70余个产品入驻上海交大
- 洱源特产展销体验中心首批产品由洱源乡土公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共17家企业70多个产品进驻,种类丰富多样,有洱源大蒜、大理黑蒜、洱宝话梅、蝶泉牛奶、邓川乳扇、冰糖心苹果、野生菌、生态大米及文化产品白族扎染、凤羽砚台等多种洱源特色产品。
- 宾川县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 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 大理州宾川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立体气候明显,四季瓜果飘香。近年来,宾川县凭借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将当地时令水果和山货送出大山,依托沪滇合作创建宾川区域公共品牌助力当地农民脱贫攻坚。
- 元阳猛弄民绣 指尖上的针线艺术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 作为元阳县第一个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攀枝花乡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00余人,从业人员1000余人。张令琼、李世芬、白玉芬、李美琼,还被评为“元阳县刺绣女能手”。
- 外出务工一人光荣脱贫一家 红河州组织化劳务输出助推精准扶贫
- 近年来,红河州高度重视通过东西部协作输出劳务助力精准扶贫。在劳务输出协作工作中,全州还注重强化与上海等地的对接,统筹强化“定制化培训”“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
- 元阳打造电商精准扶贫 去年销售红米38.8万公斤帮扶贫困户3000多户
- 2015年起,元阳县将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借助“互联网+梯田红米”的销售模式,全力打造电商平台、产业平台、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合作平台、销售平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向红河州绿春一中捐赠一批教学物资
- 9月2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与红河州绿春县东西扶贫教学物资捐赠仪式在绿春县第一中学举行,本次捐赠包括图书9500册,一体机电脑、儿童游戏显示器、物理多功能系统、心理咨询设备等教学仪器设备53套。
- 东西部协作和产业扶贫并重 红河县计划今年脱贫摘帽
- 96%的国土面积为山区、96%的人口为少数民族的红河州红河县,近年来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和产业扶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红河县计划脱贫出列71个贫困村,全县实现脱贫摘帽。
- 破解千年哈尼梯田稻作文化秘诀 元阳稻鱼鸭综合种养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 梯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养鸭,这一哈尼梯田蕴含的千年秘诀,如今正在红河州元阳县得到破解和提升,并有力助推着当地群众的脱贫攻坚。
- 元阳阿者科: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旅游脱贫探索
- 阿者科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五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不过,该村经济发展单一,年人均收入仅5147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近年来,元阳县在阿者科村大力发展原生态乡村文化旅游,帮助村民基本实现了旅游脱贫。
- 绿春拉祜山寨的脱贫路:从深度贫困到有望整村脱贫
- 如今,拉祜寨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有保障,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适龄儿童和少年无失学辍学现象,全体村民均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今年底可望实现整村脱贫,在守边固边方面,也有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