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还没开启,一些商家的促销短信已开始轰炸消费者的信箱。商家可以这样做吗?此举是否存在违规情况?10月21日,现代快报记者进行探访。
伴随着双十一活动的连年举办,运营平台的应对策略也更加成熟。以天猫为例,今年无论是预售付定金阶段还是售卖阶段,都告别了零点,改从晚上8点开始。此外,相比往年10月20日或21日启动预售,今年24日启动,缩短了预售时间。这两点变化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和优惠措施仍然复杂繁多,使消费者眼花缭乱。其中,促销短信尤其让人烦不胜烦。
离启动预售还有好几天,平时爱在网上购物的李小姐就开始接到不少商家发来的促销短信。“前几年双十一开始前半个多月,我每天就能收到几十条推销短信。相较之下,今年的促销短信虽然少了许多,但仍然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李小姐表示,这些推销短信只是把促销活动的信息,用文字的形式发送给用户,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却把一些有用的信息,包括快递信息、验证码信息等淹没了。不仅如此,这种短信通常是网络群发,想退订、拉黑、拒收都收效甚微。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拒绝套路促销,制定简单的促销规则和优惠措施,并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才是企业获得消费者信任的长久举措。
此外,江苏省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应当关注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适用范围、是否有金额限制、是否可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参与预售活动的,还要明确定金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面对非法推送促销短信,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积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通讯员省消萱 记者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