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棕树营小学:铸理想信念 育文明校园
2021-11-15 10:53:57      来源:昆明文明网


微信图片_20211110163856

文明校园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棕树营小学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     

一、学校简介

棕树营小学是西山区教育局首批命名的窗口学校。建校于1993年,学校占地面积842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525平方米,绿化面积2526平方米,体育场面积2625平方米。

在职在岗教职工74,专任教师73人,学历合格率为100%。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40人,二级教师19人。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2人,市级教坛新秀2人,区教坛新秀4人。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1233名学生。

学校确立了“为每个孩子的持续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目标,“立德善教 乐学善行”的校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团结奋发,创新奉献”的校风,“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教风,“热情、真诚、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和“乐学、勤学、主动学”的学风。

微信图片_20211110163940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积淀,学校逐步形成了“红色文化滋养师生精神”“名师工程助教师快速成长”“家教沙龙搭建家长交流沟通平台”“棕树奖章评比规范学生行为”“科技教育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安全教育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在党政的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中,取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被评为全国创新型学校、教育部歌舞剧试点学校、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云南省中小学党建示范校、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首批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昆明市规范化建设“五星级”示范党支部、昆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昆明市中小学示范党支部、昆明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昆明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昆明市文明校园、昆明市文明交通示范学校、昆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昆明市民身边的好学校、西山区廉政示范点、胡维群书记工作室、西山区“最美奋斗者”(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西山区教育局年终考评一等奖。

学校各项建设全面开花,发展蒸蒸日上,成为了西山区乃至昆明市的品牌学校。

微信图片_20211110163955

二、扬文明之风  树理想之帆

(一)思想道德建设

1.立足立德树人,筑牢师生信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知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在学校办学和教书育人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德思路,强调师德师风建设。依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要求不断完善和规范学校师德师风制度。

学校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党性锤炼师德,以党建引领校风、师风、学风,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红色文化”融于学校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2.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校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国家育人目标方向明确,重视师生德育素养养成,发挥校园、课堂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以及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利用课堂主阵地、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楼道等多种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育人方式多样化。1.利用每周五的班队课,每个班认真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在德育处的安排下,认真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学生中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3.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到讲武堂、西南联大遗址、聂耳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瞻仰宣誓、祭扫献花,组织全体学生在中国文明网、昆明文明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礼敬先烈先辈,感恩幸福生活。4.落实《国旗法》和《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在每周的升旗仪式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前制定好礼仪规程,每学期大队部和德育处牵头开展礼貌、礼仪、礼节教育,活动前有计划,结束后有总结。5.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活动。“七·一”前后组织学生开展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和童谣比赛,以现场演唱、微信小视频等形式广泛传唱。6.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队会主题活动和文明校园创建,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知识讲解、秩序引导;到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社会机构开展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7.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校外大扫除、植树造林等集体劳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庭劳动。8.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表演、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9.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昆明即将召开的COP15,在开学第一课组织百名学生播种百颗种子喜迎盛会召开,是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10.“一班一民族”,27个教学班成为了不同民族的宣传阵地,学生可说可讲、可歌可舞为大家讲述班级民族的民俗民风。11.重视学生仪式感教育,为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学生明确方向,树立目标。如新生入学仪式和毕业典礼。12.深入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学校的“光盘行动”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13.重视研学活动。在疫情之前,开展了“贵州天眼之行”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科技的发展和变化。

微信图片_20211110164011

3.安全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云南省平安校园,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构建了警家校的网格,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工作,规范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

设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由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问题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与服务。

5.落实“双减”工作,促学生身心发展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如跳绳、《你笑起来真好看》、眼球操,吸引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充分落实新时代体育、美育的工作要求,学校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教会孩子学会不少于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在锻炼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远离手机的干扰。重视学生视力和体质健康监测。

落实“双减”政策,从校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良好的睡眠质量。

学校课后服务及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美育成效明显:学校多次获得区级舞蹈、课本剧、合唱一等奖。学校合唱团自编自演的MV不仅收到师生喜爱,也多次得到相关媒体的报道。

微信图片_20211110163759

(二)领导班子建设

1.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校党支部长期政治任务,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

作为首批昆明市五星级“示范党支部”、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我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形成了畅通“主动脉”,基层党建工作“实”起来 ;挺直“主心骨”,党员先锋模范“响”起来;筑牢“主阵地”,支部战斗堡垒“强”起来;唱响“主旋律”,学校党建文化“活”起来的党建工作特色,并构建了“12345”党建工作体系。

2.作风建设持之以恒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和改进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视学校内部风险防控,加强监管措施。公开校务信息,让全体师生获得知情权,确保学校工作透明化。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学、科研、财务、招生、资产、基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有效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师德师风建设

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培养锻造“四有老师”的师资队伍。

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师德教育有计划、有方案、有保障。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学校党支部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在新教工的招聘中突出对其思想政治状况的审查。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优秀教师团队培养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过程中,进行师德专题教育,要求教师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突出。

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搭建师德教育有效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师德教育途径,增强师德教育效果,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活动。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首要标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

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关系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最美班主任”“最美教师”师德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形成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老师们立足岗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在师德上树一座丰碑,在教学上争做一把好手,讲担当、转作风,做师德高尚、尽职尽责、服务人民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微信图片_20211110164111

(四)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保障。坚持以文化育人、以文育人,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领导、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活动经费有充分保证。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重要项目,年终有工作总结。

文化设施。学校建有校史室、文化墙、利用VR平台构智慧党建宣传平台、英雄模范、党史长廊、云岭红烛、廉政建设等主题宣传区,做到“一墙一廊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校园文体活动场所管理措施得当、活动内容丰富,师生开展活动有保障,场地得到有效利用。

文体活动。1.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宣讲文化墙、党史长廊,自编自演校园歌舞剧、开展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2.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3.实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安排课时、教导处负责检查监督。

文化品牌。紧扣校名,进行棕树文化挖掘,例如校徽——设计元素主要有棕树、小学生、花朵、风车。 标志以正在游戏中的五名健康活泼的小学生形象作为造型主体,小学生的身体是棕树叶的化身,小学生的头是棕树棕包的化身,整体造型形如一棵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棕树。标志的造型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势如一个转动的风车。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朝气与蓬勃,五瓣花瓣分别象征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志采用绿色为主色调,绿色象征健康和活力。学校标志整体极富动感,象征学校厚积薄发、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

(五)校园环境建设

环境规划。紧扣“红色校园”和“绿色校园”制定了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教学楼、综合楼、运动场等各个区域功能规划合理,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

环境平安。1.建立完善学校平安创建工作机制,安全、稳定、保卫、保密等工作制度健全。2.建立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及处置规程,落实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定期开展防火、反恐、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3.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建立包括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以保证学生用餐安全、健康。

环境和谐。1.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节水型学校,制定了低碳节能教育计划,采取了具体的措施,成效明显。2.发挥学校在“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建立并落实家校联系制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为家长举行专题培训。建立与棕树营派出所、西山消防中队等驻地社区合作育人的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培训、讲座等合作共建活动。3.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采取“小手拉大手”的方式,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微信图片_20211110164122

(六)阵地建设管理

重视活动阵地建设。加强教室、会议室、阅览室、运动场以及其他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等,校报、校刊、校园网及校内广播、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以及教学、研讨会、培训会、讲座等活动阵地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配合高效。重要阵地要做到专人、专岗、专责。建立完善阵地建设管理制度,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时有记录,活动后有总结,实际效果良好。

活动场所管理。对各类报告会、研讨会、培训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的人员、内容等严格把关,制定规范的审批监管程序。学校图书馆、教室、阶梯教室、会议室以及其他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等使用管理到位,严格执行活动审批和登记备案制度。

宣传阵地管理。学校公众号、校内广播、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墙体等宣传阵地的管理建设职责明确。宣传阵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严格审核宣传内容,确保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到用语用字规范。

网络阵地建设管理。校园网络建设管理机构落实、责任明确、保障有力。加强网上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建立分级、分类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上传审批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社会道德。2.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等方面。

三、特色指标

1.获得市级以上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昆明好人以及市级以上机关授予的劳动模范、师德标兵、身边好老师、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

我校教师徐永明老师2017年11月24日获得昆明市“最美班主任”称号,2017年12月被评为“昆明好人”。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获市级以上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表彰。

棕树营小学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全体教师都积极参加。例如:2019年4月19日上午,组织团员教师带领少先队员代表跟随棕树营社区志愿者一起在棕树营部分街道开展了“文明从我做起,我与文明同行”的志愿者义务劳动活动。2019年7月5日参加西山区“干干净净迎国庆·同心共建文明城”昆明市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日活动;2019年7月12日参加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南社区创文明城市,建美好社区志愿活动。2020年6月参加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6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等。

3.学校积极参加未成年人评优评先。我校严格评选程序,每年都有学生获评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4.党团队共建,齐抓共管抓好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特色突出

开展“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活动,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云岭先锋”网上党支部建设、“智慧党建”VR云平台创新学校宣传阵地、远程同步互动云平台助力),助力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我校与时俱进开展了“光盘行动”,落实落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成效突出,央视点赞:棕树营小学:就餐实行分餐制,吃多少取多少助力光盘行动。

微信图片_20211110164044

5.积极探索“党建强教学,教学亮党建”,加强文明校园建设

我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党建引领促教学,立德树人谋发展。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求党员教师做到“师德上树一座丰碑,教学上是一把好手”,方方面面起好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校教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加强文明校园建设。

5.承办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或重要会议。

棕树营小学承办的云南省暨昆明市2018年10月13日建队日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棕树营小学还与西山区关工委、团区委联合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2021年6月1日,我校庆祝“六·一”活动同时承办了云南省民宗委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主题活动“民族花齐放·多多心向党”高规格、高品质,精彩绽放,得到了各级领导好评,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21年9月18日,棕树营小学携手西山区妇女联合会、棕树营妇女联合会,在棕树营小学阶梯教室共同承办2021年昆明市妇联“家书纸短寄相思  家风情长庆团圆”庆中秋活动。

6.“种廉育智·清廉护航”,持续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我校始终秉持“种廉心、育美智”的教学初心,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洁文化进校园紧密结合,工作常态化,活动多样化,与时俱进。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廉洁校园剧拍摄、廉洁教育主题班队会、组织教师参观“清廉昆明”展出,组织收看廉洁教育警示片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文以化人、文以植德。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思想引导和道德教化,正本清源,培根筑魂,提高师生明善恶、辨是非、抵侵蚀、守公德的能力,共同营造校园风清气正的氛围。学校也多次接待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参观调研,均得到好评。

7.我校立足岗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学校办学、文化建设、文明创建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多次迎接各级检查、调研,多项工作、活动都得到多家媒体报道。每一次迎接检查、调研、交流都是学习,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一直以来,我校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效果明显,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例如:2019年1月21日,中共西山区棕树营小学支部委员会被命名为昆明市规范化建设“五星级”示范党支部。我校不断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顺应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把传统的学习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将VR云平台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深受各级领导以及周边很多学校好评,截止到9月1日,链接点击人气指数达到了1.1万,点赞数279,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20年9月,我校“光盘行动”得到了多家媒体报道,并在中央电视台报道。2021年9月开学季,我校别样的开学活动——围绕COP15开展的百名队员种植百样种子活动反响强烈,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总之,虽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校教师团结一致,敬业奉献,用心耕耘,一路花香,收获满满。我校也会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编辑:尹吉 责任编辑:尹吉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