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日渐显现,涉及征地拆迁和安置分配、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遗留问题难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压力加大。彝族集中地区,因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毕摩”在群众心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邀请德高望重的毕摩加入到社会治理工作当中,协助开展治安防控、社会矛盾调处、维护社会和谐、规范伦理道德等工作,能起到即与政府目标契合,又充分发扬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文化来源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良好循环。
毕摩文化能引领风向,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毕摩是彝族民间宗教信仰的传播者、传承者、保护者、发展者,是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彝族社会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彝族人民相信毕摩是由天宫派遣下凡的,希望能够通过毕摩与神灵的交往,祈求一切能平安如愿,因此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毕摩就成了为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排解灾祸、占验凶吉、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的象征。彝族人民认为,通过毕摩的影响,使彝族群众加深了对彝族民间宗教的信仰,毕摩的“话语”成为人们生活中遵守的“规矩”,因此“毕摩”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毕摩文化具有社会教化作用,是社会治理的全新探索。毕摩文化能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凝聚民族认同,是彝族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彝族社会的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毕摩”成为了彝族民间社会道德的“标兵”,人人学习的“榜样”,深深地影响着彝族广大群众。通过亲身实践感化彝族群众,培育和弘扬了毕摩文化思想,利用自身崇高的地位和威望,提升了调解民族纠纷和社会矛盾的权威,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