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社区现有居民832 户,2343 人,其中70 岁以上老年人480余人。社区有超过 600 年的历史,是较为典型的白族村落,其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建遗存保存较为完整,民俗活动也保留较为完好。现今社区服务、文化保护、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不错的表现,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1.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养老服务提出新挑战;二是新产业发展业态不丰富,乡村振兴人才吸引力有限;三是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尚未较好挖掘与激活,无法带来可持续增收;四是居民多样化、精细化服务需求,对社区服务供给有更多期待;五是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不足,社区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
2. 总体营造计划。基于以上问题与挑战,该项目将计划通过以下策略路径,协助村庄进行总体营造:一是组建由外部专家及督导协助,重点挖掘及培养本村本民族社工人才,为村庄注入专业智库资源,打造一支村庄专业治理人才队伍;二是对村庄进行系统化的资源(包括产业、文化、人才、场地等)盘点,协助村委及村小组共同就村庄产业、儿童老人照顾服务、文化保育及文创、环境治理等维度进行整体营造的方案设计;三是重点对村庄社区骨干及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挖掘与培育,打造青年创就业、儿童及老年照顾服务、社区文化如舞狮文化保育、社区环境治理等多个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协商平台与机制,建立主人翁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形成与村委的有效联动;四是建立及运营“滇池西岸凤凰村”的互联网线上传播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村寨民宿文化及乡村体验活动,打造观音山村寨IP,吸引城市消费者流量,带动村庄文创及各类产业发展。
3. 预期达到的效果。一是把村庄人才留住并吸引返乡人才,提升村庄发展的人才软实力;二是培育多元的社区社会组织,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机会、意识及能力,弥补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的短板;三是引进项目外部的专家及团队,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对外品牌影响力,并带来消费者流量等各种潜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