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红十字会工作的“适应性”改变——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
2020-06-08 15:59:09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全世界带来超乎想象的巨大冲击。“后疫情时期”,红十字会如何与时俱进进行必要“调适”,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或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拓展。
以社区为依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融入社区是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区功能得到充分彰显,社区网格化防疫成为决胜新冠疫情的“中国经验”之一。在此过程中,红十字人作出了应有贡献。不过,社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还不够强大,或者说存在短板,“缺位”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这意味着“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要求我们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将触角延伸,深入基层,扩大覆盖面,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红十字会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根深叶茂”,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亲民”中赢得“民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