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吴井路升级改造 没了“蜘蛛网”多了“小碉堡”
2013-10-24 09:37:36      来源:
    舆情在线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历经4月的吴井路升级改造工程完工,本以为会给市民带来一个新的环境,让市民感受改造带来的全新魅力,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殊不知,上街后猛然发现吴井路从头到尾“碉堡”林立太煞风景,不仅影响行人走路还有损昆明城市建设形象。网友质疑该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碉堡”林立惹争议

    “吴井路改造后,不见了满天的‘蜘蛛网’但多了满眼标有电力设施的‘小木房’了。”在吴井路中段修自行车的江庆志告诉记者,这种“小房子”是最近路修好后才有的,它比以前满天“飞”着的电线要好看些,只是能再往边上靠点就好了。江庆志所说的“小房子”其实就是网友所称的“碉堡”。记者从环城南路口到北京路口走了一圈,不足2公里长的吴井路两边这样的电力设施大大小小共有11个,有的路口就集中了两到三个。在与春城路交会路口,同在一侧的一大一小两个电力设施立在不足2.5米宽的人行道上,把本不宽的道路挡得只剩下近半米路面供行人通过。

    其实这种影响行人走路的“小木房”并不只出现在吴井路上,记者在吴井路周边的春城路、环城南路、拓东路等路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在其他路段它并不太影响行人。在环城南路上2公里的路段已立有6个“小木房”,它们都立在绿化带里或是靠边在道路红线之外,过往行人都不在意它的存在,昆明其他道路改造过的地方情况也大致如此。对此,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这种电力设施在老小区附近或是路口比较密集,有的把绿化遮住了,看起来很不美观;有的就立在人行道边上让人有会触电的危险感。

    ▶老街改造难题多

    从昆明其他街道来看,这种分布于道路两旁的电力设施一般数量不多,那么吴井路段为何设置了众多电力“碉堡”呢?为此记者走访了昆明供电局。

    市供电局新闻中心的杨显诚为解答记者的诸多疑问,请来了市供电局计划发展部副主任张鸿等4位专业人士进行解答。“为配合昆明市政府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需要,对高空电线进行入地改造是重要改造项目之一。吴井路改造过程中所设置的箱式变压器和环网柜都是经过市政规划审批后才实施的,主要基础施工是住建局负责,我们只是根据居民的用电需求与高空电线入地的技术要求向建设方协调机井大概位置,现在这条路有4个箱式变压器,比以前少了两个,同时增加了7个环网柜。”

    张鸿解释,网友所称的“碉堡”是“电力变压器箱与环网柜”,这些都是让电力“蜘蛛网”线入地的重要设施。据介绍,网线入地是根据昆明市政府去年提出的三年提升城市景观实现亮丽转身的目标要求而实施的。去年全市改造道路22条,今年还将改造14条,改造后都会有变压器箱与环网柜存在。在新建路和新小区周边建设时,就规划有这些设施的用地,所以新路上就觉得不太多见,而像吴井路这样的老街道,居民住宅区和单位较多,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环网柜来为居民接线,另一方面这些老小区没有地方来安置变压器箱,所以只能都协调到路边安放,有的地方安一个六分路的环网柜还不能满足需求,只能再加一个四路或五路的网柜,就出现了街道上电力箱柜林立的情况。

    张鸿说,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电力网线入地更具安全性,也为今后发展预留了空间,提升了城市街道的美观度。

    ▶长远规划是根本

    空中的电力“蜘蛛网”是城市魅力的硬伤,而环网柜的“视觉不适”是城市改造中的“瑕疵”。要解决这一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得协调解决好电力设施摆放的占用地。

    市供电局发展部的阮永丽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两个单位就能协调解决的事。如吴井路,路面下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在整个路面下就有电力、自来水、消防、照明、通讯电缆、排水等六七种之多的市政设施管线,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电力设施改造要想不影响道路美观、不占用人行道空间,显得十分困难。

    建设施工方云南睿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李林也说,吴井路下面有离地面很近的各种市政管网和其他地下设施,为了避开它们就只有把电力设施加高,所以看着环网柜像“碉堡”。而且协调它的位置也是相当不易,城管、社区、供电等几家单位一起和路边的商铺、单位协调过多次,可不是挡住了商铺就是找不到地方放置,最终只能牺牲公共用地上了人行道。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外省一些城市在道路改造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有报道称,杭州在坦西街拓宽改造中,有7个电力环网柜被沿街单位赶来赶去没处落脚,以致工程等了半年之久难收尾。北京、杭州等城市都已在几年前制定了城区架空线“上改下”工程建设规划。从规划看,各城市首先要做好长远规划,一次开挖就把今后10多年需要入地的管线都预留好位置,待发展需要时只用安装上设备就行。在改造老城区时,要以市政建设部门牵头协调煤气、排水等与周边单位、小区来共同完成改造项目。(云南日报 记者 曾滨)

编辑: 责任编辑:韩焕玉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