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来朋友推荐的书《一个人的村庄》,这段时间有书可读了。”办公室里,杨天福正迫不及待地拆开新书。他是水富市第一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2021年获昭通市“书香家庭”称号,2024年又获评水富市第一中学“书香教师”。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记者走近杨天福,倾听他与阅读之间的美妙故事。
2001年,就读于玉溪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天福因学业需要,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接触到西方文学、俄罗斯文学,这一读便是二十多年。“上大学前读过一些课外书,但真正系统地阅读是从大学开始的。那时接触到更多种类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如今不断读书、不断买书,家里的书越积越多。”杨天福分享道。
遇见阅读后,杨天福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大学期间,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的第一篇散文《火麻》在文学刊物《边疆文学》上发表,此后陆续有作品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诗潮》《滇池》等刊物。“通过阅读和写作,我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即使不常见面,也能精神相通。”杨天福说。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天福尝试把课堂搬进图书室,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开展课内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带领学生通过《边城》《祝福》《鸿门宴》等经典片段培养向善之心。在学生们的读后感中,他发现了一些文笔优秀的孩子,便推荐他们加入学校的墨韵文学社,并在“杨天福和他的学生”微信公众号上分享学生作品,还将优秀作品推荐至《水富文艺》发表,向孩子们传递“诗和远方一定不遥远”的信念。
他所教的高348班学生刘颖璐分享了阅读带给她的改变:“在杨老师的带动和鼓励下,我爱上了阅读。阅读让我体味不同的人物,感受不同的生活。在学习之余,我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增长我的见识、阅历。”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一书在手”转变为“一屏万卷”。然而,杨天福更偏爱纸质书籍,当手指轻抚书页时,仿佛对人生有了更多的审视与思考。“读纸质书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读到哪折到哪,就像我们的人生,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再出发。纸质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拿起,时间短就翻翻期刊、杂志,时间充裕就读文集、诗集,节假日期间交叉读两本书,每天最少读一章。”杨天福说:“读书是和另一个自己对话,寻找精神世界里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阅读之路要走。”(微水富 记者董莉莉 揭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