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画作证实 中国人最早驯化大鼠
2025-04-22 09:13:48      来源:春城晚报

《三鼠图卷》之《食荔图》

《珍玩鼠育草》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你可能不知道,实验室里常见的大白鼠,竟然在600年前的中国就已经“登堂入室”了。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一幅明代宫廷画作,揭示了大鼠驯化的新历史——中国,或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大鼠的国家。

科学界普遍认为,大鼠是从野生褐家鼠驯化而来,并经过系统选育形成了多种近交系,被广泛用于基础生物学以及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目前,最早的大鼠驯化证据主要来自公元1787年出版的日本江户时代宠物鼠育种书《珍玩鼠育草》。该书载明,公元1654年,中国高僧隐元禅师携带黑眼白鼠传入日本。该书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了江户时代的众多日本宠物大鼠品系,包括明确的白色大鼠记录。在后续的研究中,该书均作为重要证据加以引用,日本也被认为是最早驯化大鼠的国家。

近期,遗传学研究揭示了野生褐家鼠源自中国向外主要通过海洋贸易扩散,最终到达欧洲;实验大鼠则在此基础上驯化而来,时间在公元1800年前后。由于缺乏早期驯化大鼠品种的遗传学数据,大鼠的驯化历史依旧扑朔迷离。

但中国的一幅古画,正在悄然改写这一历史。

昆明动物研究所彭旻晟研究员和张亚平研究员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系统梳理,发现了关键证据:明代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1425年至1435年)创作的《三鼠图卷》中,细致描绘了3只大鼠,其中一只为白毛红眼的“白化大鼠”,不仅外形与现代实验鼠极为相似,还正在大快朵颐岭南荔枝——显然不是临时捕来的野鼠。

科研人员指出,野生褐家鼠生性胆小、容易受惊,要长期饲养并观察并不容易,这些画作细节说明这些鼠很可能已被驯养。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比此前公认的大鼠驯化最早记录——1654年传入日本的白鼠,还要早200多年。

这一发现不仅将大鼠驯化的时间大幅提前,也让中国成为目前全球最早具备大鼠驯化证据的国家。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成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合的典范。看似艺术作品,实则蕴含着珍贵的科学信息。未来,更多跨学科合作或许能让人们从古画、古籍中“挖”出更多生物进化和驯化的线索。(春城晚报 记者杨质高 实习生李艳 文 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编辑: 周智宇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