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颜值”变成“富民价值”——临沧扎实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4-13 14:31:55      来源:临沧日报

临沧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四季温暖、雨量充沛,高山峡谷众多、立体气候显著,光热资源充足、生态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080.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83%,具备多种林下产业发展所需的光、热、水、土壤及气候条件。

近年来,临沧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创新“森林经营+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禽等林下产业,实现林产增值、林区发展、林农增收,林下经济成为临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林下经济规模成型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的关键因素。党委、政府在公司选址、土地要素保障、公司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耿马四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秀强介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电商”发展模式,公司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石斛规范化种植,带动林下产业发展壮大。目前,“斛汁源”“云斛”“云祥斛”等铁皮石斛系列品牌产品通过线上销往上海、浙江等地,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

我市制定《临沧市“十四五”林下中药材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培育引进一批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大力推行“党支部+联合社+农户+基地”“公司+基地+科研院所+农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庄园+文化+旅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电商”“企业+国有林场+农户”等模式,建立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林农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林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产值稳步提高,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在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440.4万亩、产值53.16亿元,其中,林下种植22.84万亩、产值14.86亿元,林下采集362.48万亩、产值18.2亿元,林下养殖35.8万亩、产值4.1亿元,森林景观利用19.28万亩、产值1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124家企业从事林下种植,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带动农户约14.65万人从事林下种植,带动农户增收1.13亿元。

科技引领+示范带动——林下经济活力凸显

走进临翔区小道河林场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郁郁葱葱的雪胆、金线莲、滇黄精等林下中药材尽收眼底,成为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绿色“聚宝盆”。临翔区引进云南善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企业+国有林场+农户”模式带动小道河林场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林下经济。目前,该基地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临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丰富,是发展农业经济最好的地方。”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院士说,把林下中药材种好,这将成为临沧下一步或者再下一步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先后建立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林下有机中药材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临沧市临翔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院士专家及大学人才、学科、技术优势,着力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科技含量,创新产品内容和形式,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充分释放林下经济活力。

目前,全市依托省林科院和市林科院开展林下种植试验示范,积极探索核桃林下、临沧坚果林下种植魔芋、药材、饲草等模式,推广种植“核桃+魔芋”4万亩、“核桃+滇黄精”1.7万亩、“临沧坚果+魔芋”2.5万亩、“核桃+饲草”0.7万亩。

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按照“庄园+文化+旅游+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双江荣康达投资有限公司,推进软枝乌龙茶、咖啡等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创下“世界最大有机乌龙茶园”世界纪录,并通过文化驿栈、中缅茶品商业街、七星池、云端栈道等,打造高品质半山酒店,实现从初级种植、加工生产向文化旅游、森林康养、科研攻关全产业链延伸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资源不受损、生态不破坏、效益不降低,并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积极推动林下经济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林下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目前,已重点开发凤庆县桂花树森林公园、洛党陈家窝河、诗礼古墨传统村落等旅游景点,积极开拓森林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桂花树森林公园2万多亩,建设桂花树森林公园休闲山庄1个;打造凤庆安石村“百亩茶花、千亩林果、万亩茶园”文旅融合新亮点;打造洛党陈家窝河沿河森林旅游景区3万多亩;开发诗礼古墨传统村落森林旅游景区,建设传统村落休闲旅游度假村群落。

做好绿文章,走出特色路。围绕“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拓市场”发展思路持续发力,提高林下经济发展专业化、精准化、系统化、市场化、高效化水平,临沧林下经济产业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阔。(融媒体记者 周正华 李艳美   编辑   付元刚  审核  杨维)

编辑: 王奕然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