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深化农垦体制改革以来,文山州以“体制融入地方系统化、管理融入社会精细化、经济融入市场专业化”“三融三化”破题攻坚,通过体制改革、流程再造、资源整合三大举措,实现垦区社会管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垦地融合迈出新步伐,农场社区融入乡镇改革,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机制创新促融合。撤销原农场社区管委会,实行“属地化承接”模式,将原农场社区管委会社会管理职能100%移交属地乡镇,并在县农科局所属的事业单位加挂“县农垦改革服务中心”牌子且明确一名局领导负责农垦改革相关工作,建立“县—乡”两级治理体系,实现“属地管理、服务下沉、垦地融合”。2024年,垦区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乡村振兴、强农惠农和民生改善等各类投资资金1.06亿元,垦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
人员安置稳过渡。实施“分类定岗+双向选择”安置策略,实现60名在职在编人员平稳分流。其中:15名科级干部有12名调任县级机关领导岗位,占比高达80%。另外45名在职在编人员除4名选择退休外,其余41名按“分类定岗+双向选择”安置到农场所在乡镇或县级相关部门工作。退休人员待遇保障实现“政策衔接、资金到位、服务对接”三个100%,社会反响好。
资产盘活显成效。建立“边整合、边移交、边运行、边探索”“四边工作法”,完成垦区13.25万亩土地、42.32亿元资产移交划转,企业经营自主权、财产权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成效稳步提升。2024年,垦区6家农场企业有3家扭亏为盈,5家利润总额实现同比增长,垦区生产总值实现3.25亿元,同比增长8.7%。
民生实事破难题。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垦区群众“急难愁盼”“痛点难点”问题,交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答卷。督促县级财政部门完成兑现国有农场一线职工税改资金454.85万元和督促各农场补缴了长达20余年的养老保险2364.32万元;在砚山县回龙农场作为试点率先办理16本不动产权证基础上,在垦区全面开展农场居民住房登记办证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已办理170本,正在办理174户,农场居民数十年“住有所居、房无产权”困局得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