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的只争朝夕 呈贡斗南一枝鲜切花的蝶变
2025-04-03 18:34:53      来源:昆明信息港

在呈贡斗南,每天有从丽江、嵩明、晋宁、曲靖等地的数千万枝鲜切花来到这里,又从这里出发,跨越山海,流向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着连年破百亿的交易量、交易额。这“亿”枝芬芳背后,承载着斗南花卉产业上游环节从“田间摸索”到“标准种植”再到“科技赋能”的42年变革史,也承载着斗南花卉向世界第一迈进的时代宣言。

从“一枝剑兰”到“亚洲花都”

1983年,斗南村民化忠义将几粒剑兰种苗试种在自家菜地里,看似一次偶然的尝试,却种下了鲜切花商品化种植的“第一粒火种”。凭借呈贡“盛产稻谷的海湾坝子”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花卉种植迅速取代蔬菜种植,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1988年,康乃馨、满天星等品种引入,菜地变花田;

1990年,95%的农户改种鲜花,“斗南花街”雏形初现;

1999年,全国首个专业花卉交易市场落成,花卉交易从“以路为市”走向规范化;

2002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开始第一场拍卖;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连续25年蝉联全国第一。

一枝剑兰绽放斗南,点燃了滇池东岸的一片花海。42年栉风沐雨,斗南从花田到花街,从花街变花市,从花市为花都,一跃蝶变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从“田间经验”到“行业标杆”

杆子要有多粗、花穗要有多长、花头要有多大......在花卉种植之初,花卉标准只能凭“田间经验”,这种粗放型的种植和交易使花卉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市场纠纷。

“好花卖好价”,花卉标准建设是斗南花卉提质增效的核心。

2015年,昆明花拍中心制定的《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要求》成为商务部颁布标准。

2024年,呈贡区牵头制定《主要鲜切花流通和交易规范》,针对月季、百合等五大品类建立可视化标准,涵盖等级、冷链运输等全流程。

138项指标,5%以下损耗率,对鲜切花进行分级,细化冷链运输等全流程规范,规范花卉市场的同时倒逼技术革新、提升竞争力,“斗南标准”正成为行业标准。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植”

走进斗南周边地区的花卉控温大棚,科技正重新定义鲜花的生长逻辑。

智能顶棚随光照自动开合,散射光透过特殊薄膜均匀洒落;椰糠基质上的滴灌系统以每分钟200个点的精度输送水肥;全自动绿色无土栽培技术让亩均产量从传统种植的4万-6万枝跃升至12万-15万枝,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通过数字化平台,花农可实时获取土壤检测数据与种植建议,实现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的跨越,智慧农业赋予鲜花更佳的品质。

呈贡区与云南省农科院共建的“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育种周期从5-8年缩短至2—3年,培育出76个自主知识产权月季品种,打破进口依赖。

从一粒种子的基因突破到智能温室的精准调控,从田间花农的“花街叫卖”到全球市场的“云端交易”,从“田间摸索”到“标准种植”到“科技赋能”,斗南用42年时间将一枝花的生命周期转化为产业跃升的密码,用一枝花开成百亿枝花勃勃发展的春天。(供稿: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 龙泉积 责任编辑: 杨炎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