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土地“沉睡”,更需要人才“唤醒”,如何吸引人才回归乡村,让人才与故土双向奔赴,始终是一道难题。近年来,凤庆县筑巢引凤,主动为返乡人才搭建舞台,推动更多在外优秀人才带知识、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放心、安心地踏上回乡的归途,吹响了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回归号”。
诗礼乡村民李晓曾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外出闯荡,然而,无论走多远,家乡那漫山遍野的茶树和熟悉的茶香始终是她心底最深的牵挂。终于,她毅然决然地踏上返乡之路,决心在家乡的沃土上开创一番事业,让诗礼乡的茶叶香飘更远。
返乡后,李晓创立了云南茶古墨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一头扎进凤庆滇红茶的研究中,四处走访当地的制茶老师傅,虚心请教,将前辈们的经验悉心整理、钻研,深入探寻滇红茶的制作奥秘,不断学习现代茶叶加工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滇红茶制作技艺进行改良和创新。在她的不断的努力下,公司生产的“滇红茶”品质卓越,香气高长,滋味醇厚,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随着古墨茶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李晓的目光开始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她积极参加各类茶叶展销会、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诗礼乡古墨村的滇红茶文化和产品。她的努力引起海外茶商的关注,她详细的向沙特阿拉伯和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茶商介绍了滇红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以及诗礼乡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外商们对古墨村的茶叶产业和滇红茶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李晓深知,自己的创业之路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致富,更是要带动家乡的茶农共同增收。她积极与当地茶农合作,整合古墨村113亩高优生态茶园资源,为茶农们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从茶树的栽培、管理到茶叶的采摘,每一个环节都耐心细致地讲解和示范。在茶叶收购时,她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茶农的鲜叶,让茶农们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她的带动下,古墨村300余户茶农,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在素有山水河平之称的河平村中寨组有这样一位70后乡贤李佳章,他常年在外经商,但一直对家乡紧紧记挂,想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5年,李佳章通过乡村振兴理事会,为家乡拓宽道路、安装路灯,解决河平村中寨组40户152名村民的出行难题。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读书时都是乡亲们东拼西凑借钱给我,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有浓厚的家乡情怀,都想着为家乡做点实事。今年回来,发现我们的小组公路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会车极为困难,乡亲们出行极为不便,我就在想一定要解决公路太窄行车不便的这一问题。”怀揣这份回报家乡的感恩之心,李佳章当即决定出资40余万元,为家乡道路加宽1.2公里,安装30余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的出行。
一位位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千泉汇聚,大河滔滔;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李晓、李佳章等一大批返乡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就像一首激昂的奋进之歌,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同时,当地村民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干事创业热情激增,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