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敏 实习生岳宇)4月2日,在云南优质消费品进机关对接活动中,昆明市相关负责人就全市消费品产业发展及特色产品情况进行了介绍。
数据显示,2024年,昆明市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实现产值1454.7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6.9%,从事消费品生产制造的企业超450户。全市形成以烟草制品业为“压舱石”,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心骨”,纺织服装、包装用品、木制品及家具制造、天然橡胶制品等协同发展的消费品产业发展格局,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做强产业的同时,昆明市还在做精做优特色产品方面下功夫,在消费品工业领域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走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地方品牌和名优产品。目前,全市有45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消费品企业102家;全市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共2家,其中消费品企业1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共25家,其中消费品企业9家。
2023年,昆明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被明确为3个特色优势产业。今年,经过层层推荐,贝泰妮的“薇诺娜”品牌成功进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云澳达入选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薇诺娜”“一心堂”“德和”3个品牌入选云南消费名品方阵。
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做好优质消费品企业培育、产品提质、品牌打造工作,鼓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优先选择昆明生产的优质消费品;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试点,认真开展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培育更多的优质消费品,拓展消费者选择空间;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互利共赢”原则,继续分行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关 优质消费品进机关对接活动在昆举行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敏 实习生岳宇) 4月2日,以“搭平台、帮企业、促发展”为主题的优质消费品进机关对接活动在昆明举行,现场通过政策解读、产品推介、采购需求发布、展览展示等活动,推动政企深度对接。
2024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领域的优质消费品,分级打造消费名品方阵,培育了一批名城名企名品。贝泰妮、赛灵药业2户企业品牌和建水紫陶区域品牌进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云澳达坚果进入成长企业名单,云南盐业的食盐制造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管理、云南红创包装的液体食品包装材料质量追溯管理进入全国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德和罐头、下关沱茶、红河宏斌食品等17户企业品牌,以及宣威火腿、文山三七和石屏豆腐、石屏豆腐皮3个区域品牌进入首批云南消费名品名单,临沧咪多啰食品、昆明雪兰牛奶等6家企业的数字化赋能案例进入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此次活动搭建了企业与机关单位沟通的桥梁,为云南优质消费品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方式,云南正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为品牌引领,构建“产消互动、供需双赢”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