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同死亡竞速。“黄金72小时”,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是争取抢救生命的机会。
在余震不断的内比都灾区,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3月31日凌晨,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联合缅、泰救援队开展救援。
当地时间3月30日5时,在缅甸内比都欧达拉蒂利医院废墟下,经过队员们近4小时小心挖掘,一位幸存老人被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成功救出!胞波情深、守望相助,这一刻,烙印在现场所有人的记忆里。
发现疑似生命迹象!3月31日凌晨2时许,地震发生已近60小时,救援队一刻不停歇,与缅甸、泰国的救援队一起开展联合救援。队员肖敏介绍:“作业面上两间房屋的墙体、柱子都开裂了,我们正在寻找适合的救援突破口。”救援队冒着很大的风险进行搜救,遗憾的是,截至发稿时,该地点的生命迹象已经消失。
救援队争分夺秒寻找生命迹象的同时,灾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也刻不容缓。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在会诊伤员病情。
3月30日下午,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内比都千床医院,与缅甸卫生部官员就医疗救援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并投入治疗工作。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在临时“帐篷医院”里救治伤员。
3月31日一早,千床医院停车场临时“帐篷医院”里,许多病人、受灾群众在帐篷里接受治疗。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人中间。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千床医院对饮用水和紧急用水开展水质检测。
地震发生以来,缅甸当地连续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让灾后疫情防控形势格外严峻。为了保障当地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3月31日上午,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千床医院对饮用水和紧急用水开展水质检测,确保用水安全。
缅甸疾病防控中心负责人吞丁博士对记者说:“感谢中国的援助。你们第一时间到来,第一时间送来了急需的物资,让灾民们很安心。我们相信有你们在,不会出现严重疾病传染,救治条件也能得到改善。”
星夜驰援、不眠不休,跨越国界的生命营救仍在紧张进行。正如云南救援医疗队队长穆树元所说:“即使只有1%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尽100%的努力。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救援精神。”(云南日报 特派记者张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