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嵩明县总工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通过成立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把乡土人才“聚”起来、“强”起来、“用”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育工作,把“乡土人才”转变为“产业工人”,蹚出了一条“产改”促进产业发展、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聚焦组织覆盖把乡土人才“聚”起来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涌现出了大量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工匠、网约车司机、直播网红、乡村厨师、乡村技术员等乡土人才。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2024年8月16日,嵩明县总工会与杨桥街道工会联合会有机联动,以龙街社区、白鹤社区为首个试点,成立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为乡土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以农村社区干部、青年人才、致富带头人、土专家、手艺人、个体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为建会入会重点对象,经过近半年的运作,已经吸纳首批126名优秀乡土人才加入联合工会。
聚焦素质提升助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嵩明县总工会立足工会组织的职能职责,依托嵩明县乡土人才联合工会,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开展一系列培育工作。在杨桥街道以“互联网+产业”为抓手,帮助乡土人才进入大花蕙兰企业就业,组织成立“宝妈”直播带货团队,常态化开展直播技能培训活动,实现花卉企业和乡土人才的“双赢”。在龙街社区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酱菜制作培训,采取理论+实践的方式,为80余名学员传授酱菜制作技艺,同时引导参训学院将所学的酱菜制作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酱菜品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乡土人员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自2024年8月份加入嵩明县农村乡土人才联合工会以来,工会不仅多次开展种植技术、电商直播等培训,还邀请专家指导,帮助我们很多大花蕙兰种植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嵩明县杨桥街道大花蕙兰协会会长李永明介绍说。
此外,嵩明县总工会还通过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在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和劳动模范,现场调研指导企业,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助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聚焦品牌打造全面提升工会服务效能
嵩明县总工会以职工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会普惠工作的要求,以“六惠”为主要内容,创新打造“轻嵩惠”普惠工作品牌,高效整合工会资源、社会资源,在宣传嵩明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特价让利给职工,吸引职工消费,助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非常感谢嵩明县总工会能够搭建‘轻嵩惠’这个活动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向广大职工宣传我们的品牌、展示我们的产品,在促进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连续多年参加“轻嵩惠”活动的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代蓉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