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平,有一种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视觉的盛宴,它就是布依族的五色花米饭。这道传统美食承载着布依族的历史与文化,其制作过程充满了自然与传统交融的魅力。
3月25日,记者走进鲁布革乡舌坡社区乃格村,村寨里弥漫着制作花米饭的热闹氛围。这里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
据了解,每年特定时节布依族家家户户会在房屋四周插上枫香枝,大人头上插枫香叶,小孩身穿枫香衣,做好五色花米饭祭祀社神与先祖。
“每年三月三我们都会染制五色花米饭,寓意五谷丰登,布依族人世世代代对山水敬畏,也珍惜取之不易的每一份馈赠,我们的花米饭,植物便是取于自然,黄色是密蒙花,黑色是枫香叶,紫色是紫蓝草,红色是红蓝草,草本染制,相通自然。”乃格村村民何愿红对记者说道。
当天上午,勤劳的布依族就会早早到山上采摘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花米饭的制作流程复杂,先将当地优质糯米洗净后分别浸泡于红、黄、紫、黑等颜色的植物染料中,染料的温度及浸泡时间都非常讲究,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再将花米饭蒸熟,最后置于簸箕阴干,美味的花米饭就制作好了。
花米饭的染色绝不是为了悦眼,五色非为人造,全部源于自然。染色环节是制作花米饭的关键,也是最能体现布依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的部分。布依族人将采摘的各种天然的染色植物,经过捣碎、浸泡、滤净、煮汁等工序,成为天然染料。将晒干的糯米浸泡其中,染料的温度和浸泡时间都极为讲究,这直接影响着花米饭的色泽与口感。染色完成后,淘洗糯米去除多余汁水,再放入甑子蒸熟。随着蒸汽升腾,花米饭的香气弥漫开来,蒸熟后的花米饭色彩更加鲜艳,宛如艺术品,口感清香可口,若淋上当地蜂蜜,更是香甜难忘,这些植物染料不仅赋予了花米饭缤纷的色彩,还使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一定的药用价值。
食用时,布依人把染好的红、紫、黑、白、黄五种颜色的花米用木蒸桶蒸,蒸熟后,打开蒸子,满眼色彩鲜艳而不耀眼的五色花米饭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沁人肺腑的香味满屋飘溢。因为原料全都是来自大自然,色素全是植物熬制,可谓大自然之精华。所以,色泽也好,味道也罢,都是自然而又自然,非但对身体无害,内中还含有大量的身体所需元素,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倘若你把它放到嘴里慢慢地嚼着,清香可口。若喜甜食的,可淋上一点当地的蜂蜜,晶莹剔透,又香又甜。那香味,那口感,都会让你感觉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舒坦和惬意。
“五色花米饭”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由此赋予它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每一种颜色都有其象征意义,黑色象征生命,红色象征着欢乐,黄色象征着真挚,紫色象征着吉祥,白色象征纯洁。同时,每一种颜色还蕴含着药物功效。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黑色有活血、生津、止痛、解毒;白色有补中益气、养元保身;黄色单方熬服可治黄疸型肝炎;紫色熬服可治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红色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湿热下痢等症状。五色花米饭它已成为布依族最具特色的饮食符号,在赖以生存的生命基本食物上染上五彩,这是一个农耕民族对粮食的尊敬与发自内心的珍惜。
五色花米饭作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美食,历经一代又一代布依人的传承与坚守,布依美食已是时间的味道、是山水的味道、是人情世故的味道。“从小就看着父母染制,跟在妈妈身边自然也学会了制作,布依祖先的智慧,将春天的韶华以味觉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作为年轻人,理应接过这份接力棒,我想,未来会有更多人知道鲁布革布依族花米饭!”何愿红说道。
五色花米饭不仅是一道美食,它还寓意着五谷丰登,饱含着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在重要祭祀及节日里,花米饭是招待贵客的必备佳肴。如今,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还远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其他国家。(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侯映 朱辰松 王标 李雨珂 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