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波查看红托竹荪长势。
李云华查看紫甘蓝长势。
砍收、削皮、开条、晾晒,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排排贡菜进入闲置烤房烘烤。紫甘蓝、红托竹荪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也有了起色……近年来,红塔区高仓街道龙树社区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电烤房、推广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积极探索产业多元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持续带动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烟后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3月17日,记者走进龙树社区,贡菜收购已近尾声,工人们麻利地将刚收来的贡菜去皮、切条准备晾晒。“我家去年第一次尝试种植贡菜,种了1.2亩,这段时间卖给收购商,有6400元的收益,收益还是很好的。”龙树社区二组村民赵勇进说。
“烤烟种植一直是龙树社区的支柱产业,萝卜则是重要的烟后产业,但萝卜种植效益相对较低。近年来,龙树社区积极探索烟后产业多元发展。去年10月,通过到大理考察学习,我们决定引进贡菜种植。”龙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白善永介绍,去年11月,龙树社区试种了50余亩贡菜,鲜贡菜销售均价在1.2元/公斤,亩产约5000公斤。
除贡菜外,龙树社区还探索种植了300亩紫甘蓝。“去年社区宣传动员我们种植紫甘蓝,由收购商垫付种子费用,并且保底收购,我觉得有保障,试种了20亩。去年年底种下,目前长势良好,预计4月中旬可以采收。”龙树社区三组村民李云华说。
紫甘蓝预计亩产6吨以上,亩产值约5000元,可以多轮种植。紫甘蓝“订单式”的销售模式,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目前,社区紫甘蓝的种植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
“闲资产”变为“活资源”
2022年至今,龙树社区新建了447座电烤房,实现了社区烤烟商品化烘烤率100%。然而,电烤房在烟季后便闲置,为了将电烤房充分利用起来,社区引进红托竹荪立体化种植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烤房进行菌棒培育,每个电烤房采用6层育菇架设计,种植面积约500平方米,通过立体化种植提升空间利用率。
“跟着社区干部外出考察后,我觉得红托竹荪种植很有前景,社区那么多电烤房闲置太可惜了,今年我带头试种,如果成功了,就发动大家一起种植,形成规模。”龙树社区二组村民赵进波说。
此外,出租电烤房给收购商烘干贡菜也是龙树社区盘活闲置电烤房的举措之一。“自然晾晒的贡菜质量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用电烤房烘干的贡菜质量比较有保障,品相更好,每公斤可以多卖10元。”贡菜收购商马红祥介绍,今年他租了一间电烤房尝试烘干代替自然晾晒,效果比较理想。
“今年社区要进一步扩大贡菜种植面积,到时用电烤房烘干贡菜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大,电烤房就能高效利用起来,真正让‘闲资产’变为‘活资源’。”白善永说。
党员干部带头 创新拓宽增收路
“以前烟后就种植萝卜,采收辛苦,收益也不算好,现在种贡菜、紫甘蓝、鲜食玉米等,多样化种植可以规避风险,同时这些作物的经济效益也更高。”赵勇进感慨,大家能够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离不开社区党员干部带头。社区通过技术培训、带头人示范等,引导农户大胆尝试新作物、新技术,还带领农户外出学习开阔眼界,突破传统思维,拓宽增收路子。
据了解,下一步,龙树社区将围绕农户需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贡菜、紫甘蓝、红托竹荪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推广力度,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量与品质。持续挖掘闲置资源潜力,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让电烤房全年不“闲”。多渠道拓宽增收路,全方位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记者宋蝶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