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偶有看到高端酒店面临“崩盘”的报道。高端酒店真到了如此脆弱的地步吗?笔者通过对行业的观察,从数据报告、财务分析、市场趋势等方面有如下分析。
观察高端酒店市场目前状况,可以看到,几年的疫情对高端酒店的经营是有冲击的,尤其对依赖国际客源和商务差旅的城市酒店影响更大。尽管全球旅游业逐步恢复,但恢复速度因地区而异。目前国内高端酒店本地消费持续回暖,但境外商旅客人还在恢复中。
不少酒店RevPAR(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在2020—2022年大幅下滑,2023年有所回升,但部分区域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对比2019年,2024年除了部分高端酒店未恢复外,奢华和中高端、中端酒店的业绩已经出现反超。
高端酒店的压力究竟在哪儿?
一是随着原材料、人力、能源等成本的上升,利润被挤压,同时中端酒店和民宿分流了一部分客源,导致部分高端酒店盈利能力减弱。
二是近几年,随着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的普及,许多企业削减了差旅预算,直接导致高端酒店核心消费客群规模收缩。当需求端出现变化时,产品结构也就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酒店要考虑当下的需求情况,比如一些酒店通过改善其网络和办公环境,增加一部分长租房、拓展高端人群商务午餐等方式,来满足新环境下客群需求,增加更多收入来源。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观念正在转变,他们更注重体验而不是产品本身,“体验式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酒店要不断适应新变化,实现服务与品质的快速提升。
转变的思维可以考虑本土化策略与IP符号。比如,松赞以酒店业务为核心,开发了旅行服务业务,扩大了营销范围,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亚朵萨和高端酒店品牌正是基于了解新消费的情况下量身定做的产品,该品牌酒店通过东方美学设计、打造“深睡系列”产品、推出茶室及冥想等体验项目,将过去高端酒店的单一商务接待功能变成深度体验空间。江浙一带的苏州南苑酒店、绍兴咸亨酒店,均是江浙主题文化酒店的代表,深谙体验与网红经济,实现了较好收益。
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细分市场深耕产品,酒店可以在度假产品、疗愈产品、银发产品、商务长住公寓等细分领域,提升差异化竞争力。高端酒店的配套功能齐全,客房面积大,可以在保留一部分高端产品的基础上,分出部分楼层开发青年公寓楼层、商旅长住楼层等,获得新消费群体的青睐。
在技术赋能方面,高端酒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增加动态定价系统、AI客服等。数字化还可以应用在机电设备的耗能管控上,通过新技术介入,有效降低耗能。
高端酒店转变离不开可持续发展。ESG(环境、社会、治理)策略的落实,可以让老酒店的改造升级从降低能耗成本入手。而新酒店的建设,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降低及减少投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在后期的经营成本上有效降低过去高昂的能耗成本,获取高收益回报。
目前,高端酒店正经历结构性调整,观察行业可以看到,高端酒店依然在大幅增加,国际品牌的出租率相较于2023年增幅虽然不大,但上涨趋势不变,国内一些有特色的主题酒店和在营销方式上有创意的酒店也在适应变化,获得自己的份额。由此可见,行业只有适应时代变化,加速改革和调整,才能在挑战面前有条不紊地获得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