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苏应娜 3月25日,嵩明县举行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政策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 《嵩明县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发布会上,杨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亚敏介绍了《方案》的出台背景和相关情况。
嵩明县作为云南省机床产业的重要承载地,产业基础扎实。杨林经开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磨床、车床、铣镗床、卧式加工中心和功能附件为主导的机床制造集聚区,大型数控镗铣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园区内拥有通用技术昆明机床、云南精机琥正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产品涵盖多种类型的数控机床,部分产品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围绕《方案》提出的目标,嵩明县将在 产业链招商、企业培育、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对标先进地区,积极引入亿元级中高端整机制造项目,依托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强化本地配套支撑,推动功能部件本地化生产。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实施企业“小升规”“规做精”梯度培育,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施推进企业外向型发展、产业链下游耦合发展、机床产业“园中园”建设、产供联动发展4大行动。
嵩明县将认真落实《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强链补链、聚链成群、创新驱动、外向拓展”四大路径,着力推进产业实现“三个转变”,即:零配件分散生产向光机加工转变,光机加工向整机制造转变,整机制造向数控化、AI化发展转变,从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升级,为昆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装备支撑。到2027年,嵩明县机床,业链规模突破100亿元,培育形成3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打造“买机床、到杨林”区域品牌;到2030年,产业链规模力争突破30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嵩明县将从5个方面提供坚实保障措施。在规划保障上,高水平编制杨林经开区数控机床产业园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在产业服务上,充实机床产业链专班,推行“机床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在要素保障上,统筹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在金融服务上,争取省政府重点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在政策支撑上,机床类企业(或项目)在享受相关省、市、县相关政策之外,可按就高、不重复叠加的原则享有机床产业8个方面的专项政策。
县科工信局将从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服务效能、夯实要素保障、加强金融支持、严格监督考核等方面发力。推进产业链建设,招大引强,培育龙头引领,实施梯度培育推进企业“扶优扶强”,激发产业活力,实施四大行动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力争实现“政策红利100%释放、企业诉求100%回应、目标任务100%达成”。
杨林经开区招商合作局将通过全周期政策支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供采购奖励,支持集群发展,产业链协作激励,提升园区配套水平,在专项基金、金融贴息上全力支持,金融赋能突破,解决企业资金痛点,支持建设人才与创新生态,强化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机床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来嵩发展。
通用技术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鹤说:“公司2023年搬到杨林经开区,得到了嵩明及园区的大力支持,发展势头良好,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份,订单充足。下一步,公司将抢抓发展机遇,利用好嵩明县各项助企政策,加大技术创新,加快二期项目建设,建设一个现代化厂房,引进更多高精端设备,助力杨林经开区机床产业集群发展。”
发布会还邀请了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总工程师鲍丽作了《加速中试验证 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联络服务部副部长舒豪作了《工业母机“两税”政策解读》。
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专家团队,省工信厅、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中央、省、市媒体及部分机床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发布会。
会前,与会专家, 省工信厅、市工信局相关领导深入调研了云南鑫凯特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云南精机琥正机械有限公司、通用技术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各企业发展历程、项目情况、产品特点、技术研发等,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献计献策拓思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