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美丽云南建设2025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昭通曲靖玉溪专场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
2024年,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7%,首次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全市72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4.7%,国控、省控地表水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昆明开展滇池典型水域生态修复,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土著鱼类恢复至6种,16种以上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实施昆明市金沙江干热河谷(滇西)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滇中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等,累计完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540万亩。
目前,昆明拥有自然保护地17个,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4274.70平方千米,共有中国特有物种1764种、云南特有物种329种、昆明特有物种97种,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超过90%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黑颈鹤栖息地得到恢复,实现富民枳原生地野外回归。同时,成功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1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已累计下降超过30%,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081.3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9%,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0%以上。此外,昆明成为西部地区首家建成坚强局部电网城市。
昭通市聚焦污染防治,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7年保持99%以上,全市11个县(市)区未发生重污染天气。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昭通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四年进入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前30位,国控、省控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位。强化自然保护,将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昭通特有野生生物资源及物种基因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划定实施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9个重点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90%以上。
曲靖市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39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4%,水质全部提升至Ⅳ类以上。曲靖市入选第一批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通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试点验收。曲靖经开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被纳入全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马龙区被列为全省唯一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县(区),首单碳汇交易成功签约。研究制定《曲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首单跨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交易成功签约。
玉溪市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有自然保护地26个共214975.91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06%、水土保持率达80.58%。在玉白顶林场建立全国最大的云南松良种种质资源库,全市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1.45%、典型生态系统保护率超95%。红塔区被确定为云南省林业碳汇试点,哀牢山“生态资源+文旅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在全省推广。2024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优,1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