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海晏村欣赏日落美景。 记者黄晓松摄 牛恋村星空营地充满浪漫气息。记者王俊星摄 蝶变后的小渔村,良田湿地环抱,村内楼房、游船、码头相映成趣。 资料图 滇池草海湿地。 孙家福摄
渺渺滇池水,悠悠生态情。
在彩云之南的温柔臂弯里,昆明正以一种动人心弦的姿态,绘就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生态画卷。108公里滇池绿道、4.57万亩湖滨生态湿地、多种多样的生物、滇池沿岸183个美丽乡村化作画卷中最为动人的笔触,勾勒出生态与人文和谐共鸣的绮丽图景。
百里绿道
串起滇池畔美好生活
蜿蜒在滇池畔的百里绿道,是画卷中最为璀璨的“翡翠项链”。
循岸线、连山海、串湿地、过村居,滇池绿道勾勒出壮丽大城的旖旎轮廓,连接山水、人文,串起城乡美好生活。纷至沓来的游客,沿着绿道探寻湿地、徒步、骑行、晒太阳,在滇池沿岸村落中赏日落、喝咖啡、品美食……
踏入滇池绿道,仿若步入一条串起城市与乡村美丽风光的彩虹桥梁。一侧,广阔无垠的湖面上候鸟掠过,激起阵阵涟漪,在阳光轻抚下,折射出粼粼波光;另一侧,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浅水之中树木林立,林中有鸟、水中有鱼、水流回环,明媚的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树枝,在水面上投下斑驳光影,郁郁葱葱的芦苇丛在风中摇曳……
清晨的阳光温柔洒下,晨跑者的脚步轻盈而坚定,他们呼吸着夹杂湖水湿气的清新空气,在绿道上尽情奔跑;黄昏时分,夕阳的金色余晖给绿道镀上一层暖光,散步的人们悠然享受着滇池边独有的静谧与美好,用脚步丈量城市与自然的和谐间距。
万亩湿地
绘出身边的“诗和远方”
数万亩湖滨湿地,不仅是滇池的“绿肺”与“肾脏”,更是画卷中最具蓬勃生机的华彩篇章。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漫步于星海半岛湿地内的彩色步道,明媚阳光穿过水杉林,彩色芦苇随风而动,远可观青山层叠,近可看碧波荡漾,俨然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景象。
不论哪个季节进入捞渔河湿地,都能观赏到各种鲜花:郁金香、大丽花、油菜花、格桑花、百合花……划一艘小船荡漾在中山杉林间,处处可见盎然绿意,享受远离城市喧闹、近闻滇池涛声的诗意生活。
滇池北岸的宝丰半岛湿地,格桑花繁盛、莲花盛开、芦苇摇曳,还有杉树与无数草坪。湿地的沉水廊道宛若一个超大鱼缸,透过厚厚的玻璃,仿佛直接潜入水底,可以看到滇池金线鲃、中华倒刺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等云南特有珍稀鱼类在尽情畅游。
每年夏天,在被誉为昆明“小济州岛”的王官湿地内,5万多平方米绣球花竞相怒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莫奈花园。
江尾村湿地,一个集稻田、荷塘、滇池“海岸”于一体的世外桃源。春天,大片的油菜花和一排排樱花肆意绽放;夏季,满塘荷花静静盛开,香气扑鼻;秋季,超大面积的格桑花和滇池构成一幅画;冬天,这里既是一个观赏海鸥的好地方,也是一个欣赏日落的绝佳之地。
一个个湖滨湿地与滇池绿道汇成流动的生态交响诗,绘出身边的“诗和远方”。
多样生物
成为滇池生态向好鲜活注脚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也是这幅生态画卷的灵魂,为无数生物构筑起栖息繁衍的温暖港湾。
漫步在滇池沿岸的湿地中,随处可见水鸟灵动的身影,它们或优雅踱步,或振翅高飞,或俯身觅食。一只只白鹭宛如身姿轻盈的白衣仙子,羽毛在日光下闪烁着银白光泽,细长的双腿在水中轻点,划出优美弧线;成群结队的野鸭欢快地在水草间穿梭,时而一头扎进水里,转瞬又冒出头来,溅起晶莹水花。白眉鸭、彩鹮以及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等国家级珍稀鸟类也在湿地内筑起安乐窝,为滇池的美丽风光增添一份独特景致。
湿地内,水流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石缝、水草间自在穿梭,它们的身影如跳动的音符,奏响生态乐章。随着滇池生态的不断恢复,土著鱼类逐渐回归。滇池金线鲃,是滇池特有的珍稀鱼种,身形纤细优美,闪烁着金色光芒,如同精灵般在水中游弋;曾经几乎灭绝的滇池高背鲫、侧纹云南鳅、银白鱼、云南光唇鱼等滇池土著鱼的身影不再难觅。
滇池的水生植物同样丰富了起来。近年来,随着滇池水质持续改善,被誉为“清流精灵”和“水质试金石”的海菜花再度盛放,洁白花瓣簇拥着鹅黄花蕊,漂浮在水面之上,随着水波悠悠摇曳,纯净而美好。苦草、轮藻、马来眼子菜、穿叶眼子菜等喜清水的水生植物也重现滇池,成为滇池生态向好鲜活注脚。
昆明,这座因滇池而灵动、因生态而璀璨的城市,在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征程中稳健前行。由滇池绿道、湖滨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滇池边美丽乡村共同勾勒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展示着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相关
六条黄金旅游线路
走出文旅融合绿色发展路
“昆明不仅有好天气,还有清新的空气和满满的烟火气,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会发自内心爱上这里生活的城市。”旅居昆明的作家祁十一说。
说到昆明,游客会想到什么?住滇池边的民宿,到翠湖边逛博物馆、喝咖啡,去石林、东川看奇观,去斗南花市买花,去昆明老街打卡,去大观篆新农贸市场开眼界……或者,什么都不干,只是认真晒太阳。
江苏网友“二点三”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就搜寻当地特色跑步路线,用脚步丈量城市之美。到了昆明,他觉得:“在滇池绿道晨跑,绝对是惊喜中的惊喜,太美了。”
如今,跟着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去“村游”,成了游客游昆明的新玩法。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细细品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滇池绿道不仅是山水画廊、休闲步道、生态走廊,也如翡翠丝带般环绕湖岸,串联起沿线的宝丰、捞渔河等湿地公园,卧龙古渔村、海晏村、小渔村、牛恋村等美丽乡村。
下午4点半,海晏村停车场已经停满,还不断有游客乘坐摆渡车进村,他们都是来看日落的。海晏村是滇池东岸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渔村,名字取自“河清海晏,时和岁丰”。这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滨湖鱼骨状街巷格局,因为能欣赏滇池最美日落,成了很多来昆游客必打卡的目的地。
滇池边和海晏村一样的村子还有很多。
滇池南岸的小渔村,因“栖水而居,与鱼共悦”而闻名;拥有大量昆明传统“一颗印”建筑的卧龙古渔村被称为“民居博物馆”;春天菜花黄、夏日荷花香、秋季稻花鱼肥、冬季红嘴鸥相伴,沙堤村四季皆美景;海埂村因“鲸鱼岛”成为网红打卡地……昆明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滇池绿道建设,有效串联起沿线生态湿地、景点景区、传统村落等,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旅游线路,把环滇池旅游线路打造成为游客来昆必去必看必游的目的地。
骑行滇池绿道,打卡天空之镜,探访沿岸特色村落,与摇曳的芦苇荻花、绝美的粉黛花海撞个满怀;骑累了就停下,看看风景,吹吹风,喝杯咖啡……这样松弛感满满的昆明新玩法正被越来越多人爱上。
美好不止于此,如果想探究昆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可以去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到“九巷十三坡”、黄公东街追忆联大往事;在翠湖公园旁,体验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慢生活;夜幕降临时,到南强街巷、昆明老街感受“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想尽情“森呼吸”,就沿着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探访昆明植物园,和云南野生动物园的萌趣动物互动,到金殿名胜区品茶、听戏,来一场身心愉悦的生态自然人文之旅。
想康体休闲,就去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漫步云端花海,泡温泉,体验养生SPA,远眺群山,近观鱼鸟。
想探秘地质奇观,就选择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赏地上峰林奇石,观地下万年溶洞,听“阿诗玛”“地球两亿年”的故事,品尝美味的宜良烤鸭、野生菌。
想感受“够野够有趣”,就沿着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去看东川红土地,到野格山寻找“梦中的阿勒泰”。
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2024年以来,昆明市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了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包括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并推出“观鸥季”“赏花季”“食菌季”“市场游”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推动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产品市场化,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切实提升休闲度假产品供给能力,不仅要引客来,更要留客心,让昆明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体验地,助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