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格局
2025-03-10 07:53:46      来源:昆明信息港

开栏语

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低空经济有了试飞试验核心区,当数字经济发展有了新高地,当绿色能源县开始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昆明正以创新为链,将硬核科技与诗意栖居熔铸成独特的发展密码,越来越多的未来生活场景正在我们身边落地生根。

本报今起推出“从新质生产力看县域高质量发展”栏目,带你穿行于这座“春天之城”,感受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成为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在昆明市五华区金鼎数字产业园的展示中心,一台像望远镜的红外热像仪可以实时捕捉人体热量分布。这台由云南芯智翼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设备,不仅能在夜间精准成像,还可应用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

谁能想到,这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两年前还在城中村民房里办公。“短短两年,从民房到现代化园区,从10人团队到取得2个注册商标、6项专利和7项软件著作权成果,是五华区的创新生态助我们跨越发展。”芯智翼成负责人耿加龙感慨。而这正是五华区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格局的生动写照。

数字与生物搞出“大动静”

在五华区的产业发展版图中,新兴产业正以迅猛之势崛起,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两大领域犹如并驾齐驱的创新引擎。

在芯智翼成的生产车间里,工程师们正操控着价值不菲的精密设备,给红外夜视仪调试光学元件。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科技企业,已掌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光电子器件制造等核心技术,其研发的多光谱夜视仪在复杂环境下的成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相距15公里的厂口产业园里,云南先施药业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抗流感特效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正高速下线。作为云南省首家获批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的药企,先施药业已建成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仿制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三。

先施药业生产负责人刘兴良表示,目前,公司投资上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已投产运营,每年能产出菲牛蛭冻干粉、熊胆粉、三七及三七粉等云南特色饮片超120吨,产品年产值突破亿元。

基于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长远布局,未来,五华区将加快“一园四片”产业布局,提速推进金鼎数字产业园(二期)等载体建设。做细金鼎数字产业园(一期)产业导入,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50家、营业收入超310亿元。围绕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新材料研发等重点产业,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园区标杆。

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五华区将依托厂口产业园、云南白药药事服务昆明中心等优质载体,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

传统产业“触网”大变身

在昆明主城核心商圈,九机科技的智慧门店里,消费者通过AR眼镜即可体验最新款手机的3D拆解演示。

作为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通讯零售服务商,九机科技近年来积极投身数字化变革浪潮,自主研发出功能强大的“九讯云”数字化云平台。

该平台集大数据分析、智能库存管理、精准营销推广以及线上线下融合运营等多元功能于一体。通过大数据分析,“九讯云”能够深度挖掘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消费习惯以及需求趋势,为传统零售商精准勾勒出目标客户画像,从而助力其有针对性地调整商品采购策略和销售方案。

在精准营销推广环节,“九讯云”利用算法将合适的产品信息精准推送至目标客户群体,提高营销活动的转化率。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运营模式,消费者既能在线上便捷地浏览、选购丰富多样的通讯产品,又能在线下门店体验真机、享受专业的售后服务,打破了传统零售的时空限制。

据了解,2024年,五华区新增数字产业空间载体12万平方米,引进豪雅光学等优质企业,数字经济规上企业达7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赋能下焕发新生机。

创新政策滋养大产业

“从创业初期的场地支持,到成长阶段的融资对接,五华区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耿加龙的感受,正是五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近年来,五华区致力于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通过政策、人才、资本等要素协同发力,推行14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局长坐诊接诉等机制,累计帮办代办政务服务1080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8万户。

五华区长韩富国介绍,作为昆明市核心城区,五华区紧扣“六个区”建设目标,聚焦“4+1”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探索“工业上楼·产业回城”新模式,大力发展城区制造业,培育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传统城区转型升级的创新之路。

从红外热像仪的方寸之间到生物医药的产业集群,从传统商圈的智慧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未来,五华区将继续深耕新质生产力这片沃土,在产业升级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 许朴琼

编辑: 俞逍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