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动画产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参与影片制作的云南数字艺术家及企业崭露头角,为昆明动画产业带来了短暂的高光时刻。但这一部爆款电影,能否真正带动昆明乃至云南动画产业的腾飞?云南动画企业的未来之路又在何方?
从当下来看,尽管《哪吒 2》创造了票房奇迹,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相关周边产品也掀起消费热潮,但昆明的动画企业却并未迎来想象中的繁荣。参与特效制作的线立体文化有限公司,并未因参与此项目就立刻接到大项目,众多参与企业甚至仅能维持成本。云南翼窝鸟动漫、晶晴动漫等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爆款对行业内部影响有限,行业内技术人员薪资未涨,反而可能因爆火引发一些 “浑水摸鱼” 的乱象。可见,动画行业并非能靠一部爆款 “赚快钱”,其发展需要脚踏实地、长期耕耘。
昆明动画企业目前处于一种梦想与现实艰难平衡的状态。制作一部完整动画,从 IP 立项到最终成品,每个环节都耗时耗力。像线立体为了几个毫不起眼的小镜头,团队内部修改了五六十版,花费三个多月打磨。红月画天动画工作室、晶晴动漫等企业,虽业务不断,但都面临着缺人、缺资金的困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难,让这些想要打造原创 IP 的企业举步维艰。翼窝鸟作为综合类全产业链动画企业,虽业务多元,但投入大、风险高,在原创内容与外包服务之间艰难抉择。
不过,云南动画产业并非没有希望。事实上,云南发展动画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生活成本适中,更重要的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同时,云南也不乏动画行业领军者,如参与《哪吒 2》片头概念设计的段磊,动画界的 “神雕侠侣” 莫娜和蒋海明,以及何沐等,他们在国内外艺术领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这些都为云南动画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让云南动画产业真正崛起,企业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晶晴动漫虽面临诸多困难,但仍坚持原创,已制作多部原创作品,其中一部已经上线。翼窝鸟正在全力打造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原创番剧《奔跑的木头》,并计划建立数字动漫产业孵化中心,从人才培养、IP 孵化等多方面发力。这些努力都彰显了企业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决心。
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也至关重要。当前,昆明动画产业呈现小、散、弱的特点,企业间沟通交流少,缺乏行业规划和指导方向。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动画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并留住创意人才。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整合本土动画企业资源,共同完成项目,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 IP 产品,吸引更多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制作公司落地昆明。
《哪吒 2》的爆火为云南动画产业带来了一丝曙光,但要真正实现产业的腾飞,还需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云南动画产业也需要借助自身优势,在原创 IP 打造、人才培养、产业整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