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2025-02-14 07:31:17      来源:云南日报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绿春县有外出务工人员近8万人。当地将党建引领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作为重点民生工程,2024年以来探索出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促就业、升级就业帮扶车间、对外招小商、扶持返乡人才创业、传承民族文化创收的模式,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为边疆群众铺就一条就近安心就业的幸福路。

9

半坡乡村民制作“鼓凳”创收。

在大兴镇,镇党委指导迷克村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行“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成立由党组织领办的绿春县迷客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43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发放劳务费86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合作社引进本地龙头企业云南林益苏丫茶业有限公司,稳定吸纳60余名群众就业,从茶叶采摘、加工到销售,构建起稳固的茶产业链合作关系,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群众在家门口获得稳定收入。

县人社局、教体局指导绿春县就业帮扶车间——文智集团公司绿春分公司的帮扶车间迭代升级,积极打造“企业+帮扶车间+群众”紧密协同一体化体系,成立种植合作社5个、养殖合作社4个,在蔬菜分拣、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全流程作业环节,稳定就业60余人,人均收入稳定在3500元以上;开发零工岗位200余个,95%以上为本地群众。

绿春县结合学校学生校服需求量大但缺乏本土专业生产企业的现状,多部门联动发力,全力招引福建兴盛服装制造厂制衣车间落户。服装厂高效布局校服生产专线,稳定招募50余名本地群众,员工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既收获了稳定经济来源,又能妥善兼顾家庭,有效破解“一老一小”照料难题。

全县还精准锁定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潜力群体,实施“人才归雁”计划,通过创业资金支持、项目对接指导、技术培训赋能等措施,吸引在外游子回乡创业。

半坡乡外出务工青年人才王玉兴返乡创办园丰电子厂,订单化生产高频变压器零配件,带动吸纳本地16名“陪读”妈妈与3名残疾人就近就业,创造100余个零工岗位,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与岗位适配优化,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

半坡乡二甫村党组织积极探索“党组织+编织协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组织化路径,牵头成立“鼓凳”协会,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20万元作为滚动帮扶资金,为协会7户初始会员每户发放2万元帮扶金,建设“鼓凳”手工艺制作车间,大力推行“1+7”大户带小户联动模式,共同传承发展“鼓凳”编织技艺,带动104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云南日报 记者饶勇 文/图)

编辑: 合宇聪 责任编辑: 孙红亮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