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布局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
2025-01-21 08:30:11      来源: 昆明日报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跨境旅游、全域旅游,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加快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助力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做好旅居产业规划布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居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受到民众青睐。“旅居不仅能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也能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云南旅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已成为省外游客旅居的最佳选择。”李琪代表说,相关部门应积极抓住这一契机,做好旅居产业的规划布局,做大做强旅居产业,促进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琪建议,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围绕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的定位,积极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户外运动等领域拓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构建“大康养+大文旅+大生态”的产业布局。要深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依托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抚仙湖、大理洱海、弥勒温泉、景迈山、腾冲热海等优质自然资源和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涵盖医药康护、运动康体、文旅康乐、吃住一条龙等多个板块的高品质文旅康养项目,形成完善的康养旅居产业链。相关部门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提升通往康旅基地的交通便利性。同时,进一步完善住宿设施,提升餐饮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住宿和餐饮选择,打造文旅产业升级版,全力将云南打造成人人向往的最佳康养旅居目的地。

积极探索深挖“旅游+”资源

李兰代表认为,云南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风光,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多样的气候类型也让云南成为不受季节限制的旅游目的地和康养旅居地。当下,云南正力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展示云南各方面的美,以吸引国内外游客来云南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是做好“旅游+”的有益尝试。  

李兰建议,文旅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云南山美水美、空气清新、各地美食众多,以及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等优势,借鉴各地已有的成熟经验,从让游客参与、学习和治疗康复的角度进一步深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避暑(寒)、旅游+康养、旅游+温泉、旅游+探险、旅游+养生……让来到云南的国内外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别样的民族风情,也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品尝各地丰富的美食,同时体验到云南的茶、咖啡、紫陶、民间手艺等特色文化。

促进翠湖片区文旅深度融合

“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文博资源富集,其中翠湖周边尤为集中。目前,翠湖片区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翠湖博物馆群落,现有成员单位21家,是全省专题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群众接受思想教育和红色旅游的‘打卡地’。可以说,翠湖博物馆群落为‘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的片区美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赵志良代表谈到,但当前,翠湖片区文博资源转化质量还不高,整体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基础保障也需要进一步夯实。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翠湖博物馆群免费开放及科学运营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精准定位发展方向,突出展览主题的多样化、差异化设置,以及展陈形式的智慧化、艺术化呈现,从多个角度研究各个博物馆的历史关联,增加翠湖片区历史展示的生动性。同时,要深化翠湖博物馆群落联盟各项组织协调机制,加强统一协作,并持续探索创新,以“文博+旅游”为导向,融合区域内博物馆以外的优势资源,探索采用“企业+博物馆”合作联办模式,积极推进研发研学旅行、沉浸式剧目、博物馆夜间开放等参观游览项目,大力研发承载博物馆展览主题的文创产品和文创体验项目,优化提升博物馆数字化平台互动内容,提升旅游的便捷度和舒适度,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记者杜仲莹

编辑: 周姝雅 责任编辑: 昝娟娟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