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多措并举刺激消费 激活市场新活力
2025-01-13 21:25:33      来源:昆明信息港

今年昆明市两会期间,刺激消费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为了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代表委员们从增加收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增加特色消费场景等多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扩大消费政策范围 让更多消费者和商家享受政策红利

去年,在云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全省汽车、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4年12月11日,云南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100.37万单、30.09亿元,直接带动消费228.06亿元,显示出政策的强劲带动效应。

“虽然政策只针对某一两个领域,但可以看到的是,政策对整个云南省的家电和汽车行业销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市人大代表姜亚碧建议,今年昆明市能够扩大政策范围,“比如旅游产业,像景区的住宿、餐饮,和其他领域的大宗消费。”民进市委在今年的提案中也建议,配套出台市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消费信心,持续开展以旧换新,稳定大宗商品消费,让市民群众享受更多实惠。着力扩大交通、通信、教育、旅游、餐饮、医疗、养老等传统服务消费,积极培育在线娱乐、在线直播、数字影视等新型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

同时,姜亚碧还建议重启彩云消费券,增加消费券数量,增加发券渠道,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政府政策的温暖,也让更多的商家能够享受到政府促进经济,拉动消费的政策红利。

降民生负担保民生就业 消除群众消费后顾之忧

部分代表委员则认为,当下,老百姓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没有钱消费、不敢消费。大家纷纷保就业、增加百姓收入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市人大代表周水清认为,促进群众消费最主要的是降民生负担、保民生就业。他建议,要进一步降低群众的生活成本业,同时,保障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让大家有钱花,敢花钱。

民进市委同样建议,全力抓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适时提升工资性收入,积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能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扩量提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消除消费后顾之忧。

打造特色品牌经济 为消费提供多元场景

从增加特色消费场景方面来促进消费,是一个既能够提升消费者体验,又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市人大代表李春光认为,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拉动经济,鼓励经营者积极创新,打造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和产品。“比如,昆明可以通过大力推动会议经济,举办各类会议、展览和商务活动创造经济收入,由会议活动的举办带动相关产业链,如酒店、信息技术、物流服务、安保服务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他说。

民进市委建议,打造消费聚集区,推动历史人文和时尚潮流深度融合,形成错位发展的主城商圈矩阵;擦亮特色消费名片,延伸花卉产业链条,推动花卉与旅游、餐饮产业融合;做强特色餐饮,结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绘制“春城美食地图",打造一批特色餐饮美食街区;增强国际消费供给,扩大口岸免税消费辐射力,让来昆消费更方便、在昆消费更愿意。

市政协委员杨锐建议,推动地摊经济向规范化、健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划定专门的摆摊区域,为摊贩提供固定的经营场所;结合群众需求、市容市貌、安全等因素,规定营业时间、摊位摆放顺序等。推动地摊经济与昆明市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打造特色街区、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打造极具特色的、有影响力的、高品质昆明地摊经济品牌。

发展即食滇饮品总部经济 降低消费价格

市人大代表孟庆毅从发展即食滇饮品总部经济,降低企业成本,从而降低群众消费价格方面提出建议。

他指出,昆明市拥有全国较为完善的农业体系,特色产品如“茶”“咖啡”“水果”“鲜花”等农产品都有全国知名品牌,从技术研发、种植到加工、流通等方面都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领先。他建议,建设即食滇饮品总部经济,打造以高原农特产品为代表的即时饮品并转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出台针对滇饮品总部经济建设的专项扶持政策,优化滇饮品企业的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规划建设滇饮品产业集聚区,吸引相关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聚。“企业原材料接近原产地,生产成本价低,消费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 孟庆毅说。(昆明信息港 记者昝娟娟 曹月 俞逍 甘凌菲)

编辑: 刘雄斌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