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 12345 入选 “国内城市治理典型案例”,这是昆明城市治理的高光时刻,它切实地反映出了昆明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有效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昆明 12345 热线已蜕变成为昆明打造智慧城市的引领者,为城市开启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大门注入源源不断的先驱动力。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辅助等科技手段,昆明 12345 热线宛如“信息中枢”架起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智慧”桥梁。生活在昆明的市民们,日常难免碰到各类问题,像是突发停水停电、交通要道拥堵不堪等情况,此时,只需拨通 12345,群众诉求便如同插上翅膀迅速被传递至相关部门。这顺畅沟通的背后,大数据仿若一位经验丰富的 “城市洞察者”,将海量市民来电信息汇聚于此,精准地捕捉城市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群众需求,为政府快速、高效地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通过数据精准分析,昆明12345精准识别划分出10个昆明市中心城区视障人群频繁活动的区域,对 14 条主要道路 85个路口的盲钟覆盖情况进行了排查与整改,尤其是对盲钟的安装位置、音量大小、信号同步性及使用效果进行详尽检查和改进。
科技的赋能远不止于此。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信息梳理排查,提高大数据研判分析频率,对梳理出的疑难复杂类、新兴空白类问题,通过召开专题研究会、申请提级办理等多种方式,厘清职能职责,明确承办单位,推动问题解决,才更能彰显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智慧能量"。昆明12345通过对群众关注的井盖、路灯、路面破损、排污等问题进行全面信息梳理,对办理效果不理想的诉求事项转派至对应的承办单位进行重办,进一步提升了办理的实效性,通过对房屋质量纠纷,网约车纠纷等群众集中反映问题的梳理,召开专题研究会,进一步促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快速解决。同时,探索疑难复杂问题联动协调机制,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办理效果不理想的诉求事项。这种依靠大数据、智能化达成的高时效、多部门、全流程互动,冲破了传统治理模式下信息滞后、沟通不畅、流程卡堵的桎梏,使得城市治理如同精密运转的机械表,各个部件紧密配合,更显协同高效。
协同督办也在昆明 12345 的智慧体系里展现得酣畅淋漓,堪称智慧城市建设的 “强力粘合剂”。首创的政府热线督办部门工作法,如同精准的标尺,明确划分各部门在城市治理中的 “责任田”。面对诸如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疏导与安保联动这般复杂的城市挑战,公安、交通、城管等多部门不再相互推诿、各自为政,而是在 12345 热线的统筹协调下,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实时交流,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合力。各方力量紧密协作,既保障活动顺利推进,又最大程度降低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干扰,达成城市多元功能的和谐共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昆明 12345 在迈向智慧城市进程中,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尽显城市的人文 “智慧”。在城市道路智能化升级环节,充分考量视障群体的出行诉求。智能盲道系统运用感应技术,为视障人士给予精准引导;精心安置的智能盲钟,结合周边环境实时发出提示音。不仅如此,联合多部门开展的助盲活动融入诸多科技元素,像开发辅助视障群体出行的手机应用,携手检察机关探索借助科技手段保障公益诉讼成效,全方位助力特殊群体融入智慧城市生活,让城市的温暖在科技助力下更具感染力。
昆明 12345 的成功实践,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样板。它以科技创新为笔,以协同合作为墨,绘就城市智慧治理的壮美画卷。展望未来,相信昆明 12345 将继续领航,不断拓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边界,在更多行业、领域点亮城市治理的“智慧”之光,让广大市民尽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福祉。(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肖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