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港时评】让“银龄人才”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12-23 15:54:37      来源:昆明信息港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我省将聚焦教育、医疗卫生、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采取“组团式”帮扶、“编外校(院)长”“专家顾问”、兼职引进、项目合作、旅居康养等方式,用3年时间,引进留用1万名左右高层次银龄人才,服务我省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以及绿色能源、有色金属、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昆明日报)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在“抢人大战”越发激烈的今天,如何发挥“银龄人才”的作用提上了议事日程。《方案》的发布,是云南省在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中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云南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人才中心任务的一项具体举措。

心怀烛火,余霞满天。他们中或救死扶伤、或杏坛执教、或扎根科研实验室,“银龄人才”曾长期在各自专业领域持续深耕,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某些行业和领域的专家。他们实践所得的宝贵经验,他们“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才要干事,服务是关键。只有更完善更优质的社会服务,才能让银龄人才扫除后顾之忧。《方案》对引进留用银龄人才提出8个方面的支持政策,从经费保障到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由于“银龄人才”群体的身体状况、职业路径等方面与青壮年群体有所不同,我们在实施《方案》的过程,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银龄人才”引进方式,构建更“适老”的人才发展机制,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发挥主体作用,为“银龄人才”提供合适的政策、岗位等,更好释放其效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理当用更好的制度创新、更优的服务保障、更暖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银龄人才”能安心留下、顺心工作、开心生活,既要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广阔的平台,也要对他们的晚年生活给予更多温润体贴的关心,让“银龄人才”成为推动云南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尹吉)

编辑: 周硕 责任编辑: 袁艳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