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覆盖直播、短视频、社交、电商等重点环节,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000余个,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网信中国)
本次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立足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平台环节,剑指各种未成年人上网乱象问题,重点整治了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6个环节的突出问题,有力地打击了网络空间中的不良行为。
巡查中发现,部分短视频使用低俗粗俗语言篡改儿歌,传递不良价值观。摆拍未成年人吃橡皮泥、厕所抽烟、校园约架等剧情,将儿童包装成所谓“性感辣妹”进行无底线营销。此前,某童装品牌模特图因“姿势怪异”并标注“修饰身形”等文字内容,疑似展示未成年人身体曲线,也曾引发社会热议。利用未成年群体传递不良价值观,甚至擦边的情况时有出现。对于当下的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几乎包围了他们的生活,网络生态环境对于他们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毫无底线的网络乱象,不仅传播了歪曲的价值观,也给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信息内容,防止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
今年1月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其中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本次专项行动,是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暑期专项整治,从各项处置数据来看,是一次出实招见实效的网络环境全面“消毒杀菌”,也是落实条例要求的具体实践。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国家政策保障外,还需要汇聚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方合力,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指导,全面构筑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夏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