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红嘴鸥“先头部队”已到昆明,提醒游客文明观鸥。
每年10月,数万只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向南飞越约3000公里陆续来到四季如春的昆明过冬。1985年至今从未间断过,高峰时期在昆明停留过冬的红嘴鸥有4万多只。
近日,在昆明海埂东码头,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上盘旋、嬉戏,游客们有的拍照、有的观赏,更多的是喂食。
据了解,红嘴鸥俗称“水鸽子”,身体大部分羽毛为白色,耳后有圆形黑斑。每年10月开始,红嘴鸥就会陆续到昆明越冬,直到次年3月,才陆续返回北方繁殖后代。今年已是它们第39年来到滇池湖畔。
根据昆明市鸟类协会观测,目前出现在滇池东码头的红嘴鸥中,有500多只是属于今年迁徙的“先头部队”,还有少部分是今年3月并没有迁徙离开昆明的成鸟。“先头部队”的出现,标志着观鸥季的到来。
昆明鸟类协会会员郭黎明介绍:“具体怎么来判定是海鸥‘先头部队’到昆明,要看来的海鸥有没有带着小鸟和亚成鸟过来,因为3月份走的时候是回到繁殖地去繁殖,10月份就带着它们的孩子来到昆明和广大市民见面了。”
红嘴鸥的亚成鸟,相比于成鸟羽毛颜色更浅,背部、翅膀都有棕褐色条纹或斑点,尾部的尖端有一条棕黑色的条纹。
经过39年与人类的友好相处,亲近人类已成为红嘴鸥的一大特点。即使是亚成鸟,也会在成鸟的带领下,大胆地来到游客身边接受投喂。观鸥季即将到来,专家提醒,游客在观鸥互动过程中,要和红嘴鸥保持一定距离。
郭黎明表示,观鸥时要注意,不要惊扰它,不要伤害它,不要用手去抓它,保持距离,喂鸥的时候放到平台上或者抛到空中都可以。
去年11月,昆明市正式施行《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其中规定:禁止故意驱赶红嘴鸥、保持适当观赏距离等,提倡文明观鸥。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游客,观鸥前要提前了解相关规定,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