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5年·他们爱上了昆明】老挝籍留学生刘玉凤眼中“国际范”的昆明
2024-10-16 19:52:31      来源:昆明信息港

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中国迎来了令人期待的国庆盛典。七十五年里,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与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正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越来越多国际友人选择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求学、工作和生活,共同编织着多元共融的美好图景。

目前就读于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刘玉凤便是其中的一员。在昆明的求学生涯,不仅让她拥有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也让她见证了昆明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刘玉凤(中间)与家人在昆明忠爱坊游玩。供图

爷爷的耳濡目染,点燃对中国的无限向往

1999年2月,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刘玉凤降生在老挝万象的华侨之家。她的到来,不仅为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也为日后编织一段跨越国界的情缘埋下了伏笔。

她的爷爷,一位从中国潮州远渡老挝的追梦者,用勤劳和智慧在老挝打下了基业,同时也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异国他乡。

刘玉凤的童年,是在老挝与中国的文化交融中度过的。从最初家人的悉心教导,到后来的主动渴求,中文学习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为华夏儿女,勿忘根本”,这是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用这句话来勉励刘玉凤好好学习中文。

每当夜幕降临,爷爷总会抱着小玉凤,坐在院子里,用他那略带潮州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着中国故事,从长城的雄伟到江南水乡的柔美,从春节的热闹到中秋的团圆……这些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刘玉凤幼小的心灵里悄然铺开,让她对中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如今,当年的小女孩已然蜕变成名副其实的“中文通”。早在2017年,还在老挝寮都公学读高中的刘玉凤,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汉语水平五级考试。

然而,这还不是她学习中文的终点,而仅仅只是开端。“我想把学中文的经验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刘玉凤选择将这份对中文的热爱与精通传递给更多人。

当时,在老挝国立大学读大三的她,课余期间就在一家中文等级培训机构兼职授课老师,用流利的普通话和专业的考级经验,引领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进中文的殿堂。这段经历,不仅深化了她对中文的热爱,更在她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成为教师的种子。

逐梦昆明,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无限魅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玉凤对于“奔赴中国”的渴望愈发强烈。她渴望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聆听那些熟悉的语言。

终于,机会来了!2022年,在表姐的引荐下,刘玉凤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对汉语的浓厚兴趣,获得了到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深造的机会,向实现儿时梦想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

刘玉凤(右二)即将前往昆明留学,与家人在机场送别。供图 

“我和妈妈在机场分别,她的眼中虽然有泪光,但嘴角依然挂着笑,弟弟的眼睛里也充满了骄傲和期待,这些都给了我温暖的力量。”对于即将到来的异国求学之旅,刘玉凤的家人虽然满怀不舍与担忧,但还是支持她勇敢“逐梦”。这份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刘玉凤前行的道路,让她在即将踏上未知旅程时,心中充满了力量与勇气。

初到昆明,刘玉凤便被这里四季如春的气候、绚烂多彩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这也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在昆明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里,她不仅把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中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刘玉凤参加中国少年说演讲比赛。供图

刘玉凤喜欢看书,探寻中国的历史文化。“我曾通过在读书会上分享《觉醒年代》,获得了三等奖。也曾凭借《中国少年说——梁启超》主题演讲,获得了二等奖。”在她看来,看书不仅给她带来了荣誉,更拓宽了她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让她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青年的满腔热血以及新中国成立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她还喜欢中国的茶文化与汉服文化。在兴趣的指引下,如今的她,已经能够泡制一壶好茶。刘玉凤认为,从挑选茶叶、煮沸清泉、预热茶杯、轻轻置茶、细腻冲泡到恭敬奉茶……泡茶的每个步骤都蕴含着仪式感和独特的魅力。

刘玉凤正在泡制一壶好茶。供图

“茶禅一味!”在茶香袅袅中,她不仅品味到了茶的甘醇,了解了普洱茶的历史、种类和冲泡方法,更从中悟出了茶与哲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

刘玉凤身穿汉服。供图

除此之外,汉服也是刘玉凤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扇窗。在昆明求学的日子里,她不仅自学了汉服的历史背景、款式演变、精美配饰,还对相关的礼仪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刘玉凤说道。

切身体验,见证昆明七十五载辉煌进程

时光流淌,在留学的日子里,刘玉凤也见证了昆明的城市变迁与发展变化。

“高铁通向邻国,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瞩目,科技、楼宇不断新起......”刘玉凤感叹:“昆明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刘玉凤在中老铁路上接受采访。

最让刘玉凤感到震撼的,莫过于昆明在交通领域的飞速发展。“记得刚到昆明时,我还要提前规划好行程,预订昂贵的机票或是通过漫长的公路,才能抵达家乡”。而今,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刘玉凤的回家路变得更加便捷。

每当站在站台上,望着疾驰而过的高铁,刘玉凤感叹,“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时代的脉动,那是昆明与世界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

刘玉凤国庆期间与朋友到滇池大坝游玩。供图

“滇池水质逐年改善,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如期而至,西山森林公园、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等城市中的‘绿肺’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是刘玉凤眼中昆明的又一亮点,在周末时分,她喜欢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昆明的绿道之间,感受这座城市与大自然的和谐。

除了便捷的交通、宜人的生态环境,刘玉凤还切身体会着昆明的智慧化发展。“从购买地铁票、共享单车,到在超市购物、餐厅用餐,只需轻轻一扫,几秒钟内便能完成支付,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既安全又方便!”她说。

刘玉凤与好友共庆生日。供图

“昆明不仅是我学习的地方,更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如今,刘玉凤已经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收获了来自异国他乡的友谊。她在这里,学习中文、交朋友、增长见识,“为青春留下最美好的印记”。

共庆华诞,献上我对中国的深情祝福

“每一年的国庆节,我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对这个节日的热爱与重视。”刘玉凤兴奋地分享道:“昆明道路两旁的花坛色彩斑斓,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校园里也充斥着浓厚的国庆氛围,整个城市仿佛披上了一层节日的盛装,这样的氛围让我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刘玉凤看来,国庆节不仅是中国的庆典,更是世界各地友人共享欢乐、感受中国精神的时刻。

刘玉凤与朋友在四川九寨沟游玩。供图

利用每年的国庆长假,刘玉凤去了云南大理、重庆、四川成都等地,这让她体验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她表示:“国庆七天长假,对于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人而言,无疑是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

刘玉凤在昆明海埂大坝送上祝福。供图

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刘玉凤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我衷心祝愿中国续写繁荣昌盛,祝愿中老两国友谊之桥更加坚固,合作之路更加宽广。”

未来,她将在昆明,继续续写她的“中国故事”。(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玉)

编辑: 刘雄斌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