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港时评】推动文化惠民 打造昆明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2024-08-22 17:32:38      来源:昆明信息港

近期,有网友建议利用昆明市内合适的公共空间的走廊过道、隧道等打造一些低成本的小型艺术走廊。据悉,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复称昆明全市目前已建成306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从提档升级的传统文化空间到文旅融合的公共服务空间,再到业态多样的文化聚集空间和连珠成串的博物馆群落空间,昆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仅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和展现。在这些空间里,可以参与阅读分享、文化沙龙、艺术展览等各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嵌入城市边边角角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抬脚就能到,可以就近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文化需求。这样的文化新空间越多,我们的文化生活就越丰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它突破了群众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限制。在过去,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往往需要前往专门的场馆或场所,而现在,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就在身边,让文化真正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小型文化聚集空间,还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博物馆群落空间,我们都可以轻松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其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满足了我们的多样化公共文化需求。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都能在这些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参加时尚的文化沙龙和艺术展览,感受潮流文化的魅力;老年人可以在传统文化空间里品味传统文化的韵味,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则可以在充满趣味的文化空间里学习知识、开拓视野。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还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昆明,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些空间成为了展示昆明文化的重要窗口,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昆明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利用城市走廊过道、隧道等公共空间打造小型艺术走廊的建议,虽然具有很大的创意和潜力,但由于这些空间归属于多个管理部门,且具有相应的功能和用途,未经同意无法进行利用或开展相应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出一条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对此,建议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对接各相关部门,推进利用城市走廊过道、隧道等城市空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等,进一步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范围;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内容,增加业余绘画展览、摄影展等相关活动,促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化利用。

推动文化惠民,在建设一些宏大的文化工程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小而精”“小而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我们喜闻乐见更多文化新业态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

编辑: 周硕 责任编辑: 袁艳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