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明市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始终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依法治核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能力建设为支撑,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建立管理、执法、监测“三位一体”的核与辐射监管体系,持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确保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以安全管理为基础 全面强化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
为全面强化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
制定昆明市年度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计划,对全市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实现网上云办理。完成了《昆明市辐射安全许可办事指南及业务手册》的修订,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在全省率先做到了无纸化办理,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加大对企业帮扶指导力度,提高审批效率,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共办结辐射安全许可证331件,比往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三是加强“国家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开展系统数据核查工作,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和规范,上半年共对1444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数据核查,完成数据整改1894条。
以执法为抓手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创新辐射安全执法新模式,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强力查处违法行为。全市执法队伍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得到强化,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统一开展执法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物流寄递行业、动物医院、射线装置销售行业及工业探伤行业等辐射类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开展“绿剑”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核与辐射环境违法行为。2024年上半年,对2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通过不断强化辐射类环境执法工作,昆明市辐射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执法深度、执法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以辐射环境监测为支撑 全面提升队伍能力
制定了2024年昆明市辐射环境监测方案,组织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对全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14个市控点位开展监测工作,并同步对持证单位开展监督性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昆明市辐射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全部人员实现持证上岗,辐射环境监测设备已到位,通过了CMA资质认证工作,辐射监测支持辐射环境管理的工作格局逐步建立完善。
修订并印发了《昆明市辐射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建立健全辐射事故应急机制。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辐射应急演练,真正做到练指挥、练程序、练协同、练技术、练作风,进一步提高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处置工作实战水平。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信访办理为契机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办理通信基站类电磁辐射投诉23件,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接到群众对通信基站信访举报后,均第一时间派人赶赴现场进行核实,对投诉点位及周边50米范围内的敏感点位开展了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并在现场对周边人民群众开展电磁辐射科普宣传工作,介绍什么是辐射、什么是电磁辐射、什么是基站辐射等,邀请感兴趣的群众查看现场监测情况,将现场数据和国家标准限值进行比对宣讲,消除人民群众对生活中电磁辐射的担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还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开展辐射基础知识、辐射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公众自救避险和互救措施等集中宣传和普及活动,满足公众对核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云南网 记者王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