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思政课建设发展纪实——如何讲好一堂“超燃”的思政课
2024-05-10 17:45:11      来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信息港讯(通讯员邓超 王朝杰)那些历史文章中的思想精华,那些和信仰有关的故事,从践行“三个不相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杨根思,到愿做大山里的一盏灯的张桂梅,再到执法如山、温润如玉的人民好法官鲍卫忠,那些接力光与热,践行新使命,从我做起再出发的故事一个个出现在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的思政课堂上,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听的津津有味。

“最初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上课,但没想到思政老师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要去用心体味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主义。”有同学如此评价。

加强顶层设计,党委统一领导,书记校长主抓思政课建设是关键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着建校时间短、教师流动性较大、队伍年轻、高级职称偏少、学渊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职务和学历偏低等问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通思政课最后“一公里”难题,怎么办?学校办好思政课的秘诀在哪里?

“作为党委书记、我就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今天来上课的都是学校的各位领导干部,我们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每学期,书记校长至少要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其他校领导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我们一起齐心合力,把思政课抓好。”2022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活动。

长期以来,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扎实推动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工作健康发展。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同时,还相继成立学校思政课工作领导小组,聘请教学研究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学督导团队,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跟踪监督,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育质量、教学效果;制定思政课教师聘任考核、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全面提升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路径参考。

多措并举,着力建好育人“师资队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深情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情真意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如今给学生上思政课,对教师来说是很大的考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副书记金桃说,如今社会上各种思潮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现今学生面对网络信息的“轰炸”,学生们往往表现出“从众迷茫”,失去辨别力。越是这种时候,我们思政课教师,越要“乱云飞渡仍从容”,要用扎实的理论,鲜活的故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政教师津贴和思政专项经费纳入学校教育经费预算足额保障,制定《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思政教师评聘考核办法》,用好全国和全省师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社会研修,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党员占比,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支信仰坚定跟党走、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队伍。

目前,学院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从学缘结构来说,有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师,多途径引入省内著名院校资深教授从事管理、教学、督导和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培养工作,高级职称占比15%,中级职称占比52%,初级职称占比24%。

从专业知识结构来说,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法学、经济学、历史等学科和专业。忠诚、年轻、敬业、专业、有仁爱之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团队的鲜明特色,不少教师已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明星教师”。

学院广大思政课教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技术技能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仲华教授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近年来,学院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育人效果。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追求并确立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

近年来,学院广大思政课教师始终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对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下一步,学院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编辑: 钱嘉榀 责任编辑: 徐婷

广告热线:(0871)65364045  新闻热线:(0871)65390101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1-65390101  举报邮箱:2779967946@qq.com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